...一.临床表现: 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包括原发疾病原有的临床表现和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所致的各脏器损害。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的危害不仅取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程度,更取决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发生的速度和持续时间,因此当慢性呼吸衰竭急性...
...良好或者没有明显的肺心病表现,当出现呼吸衰竭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右心衰症状。同时应注意有无累及左心的疾病。北京医院呼吸科总结了46例老年肺心病病理解剖与临床资料对照的方法,结果显示老年肺心病平均发病年龄为65岁,肺心病临床总误诊率达27%,总漏诊...
...1.老年病人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 (1)易导致呼吸衰竭:一组1650例呼吸衰竭的分析表明,从基础疾病开始后到演变成呼吸衰竭,在老年人中,第5年时为63%,第10年时为77%,第15年为88%;而青年人中分别为57%、68%和75%,说明...
...1.鉴别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衰:是指呼吸功能原来正常,由于各种突发原因,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损害,突然发生呼衰的临床表现,如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抑制呼吸中枢、呼吸肌麻痹、肺梗塞、ards等,因机体不能很快代偿,如不及时...
...慢性呼衰,呼衰 慢性呼吸衰竭是在原有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症肺结核、肺间质性纤维化、尘肺、胸廓病变和胸部手术、外伤、广泛胸膜增厚、胸廓畸形等基础上发生的,最常见病因为COPD,早期可表现为Ⅰ型呼吸衰竭,随着病情逐渐加重,肺功能...
...心力衷竭的本质是心肌收缩性减弱。为了理解有关的问题,本节将首先简要地复习心肌收缩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然后讨论心力衰竭的一般发病机制,以及肥大心肌转向衰竭的机制。心肌的收缩物质是组成粗、细肌丝的心肌蛋白。粗肌丝的主要成分是肌球蛋白(...
...坐位时,一般以内踝和胫前区较明显;若卧床日久,则以骶部最明显。水肿可波及躯体各部,严重时还可有腹水、胸水和心包积水。(二)发病机制右心衰竭时水肿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最重要的首推钠水滞留和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1.钠水滞留右心衰竭时体液总量...
...【发病机制】 性脑病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不同病原体引起不同脏器的疾病所产生的不同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而不是病原体直接侵入。如肺部疾病影响肺功能,使氧浓度减低或/和二氧化碳蓄积,单纯低氧血症比二氧化碳蓄积更重,可导致颅压升高,伴有脑循环...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有两种学说: 1、骨质疏松学说。激素能使原有成骨细胞的骨胶原合成减慢,并阻碍前成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变,同时激素直接刺激破骨细胞活动,间接地使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从而减少钙从肠道吸收,影响肠道内钙的运送,使骨...
...及时有效抢救,预后往往优于慢性呼吸衰竭。但是在临床也可常见到原呼吸功能较差的患者,由于某种突发原因,常见呼吸道感染引起气道阻塞可致PaCO2急剧上升、PaO2急剧下降,临床上习惯将此型呼吸衰竭归于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