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中医外伤科学》东方一号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医外伤科学》:东方一号膏【处方】川茅术30g,黄柏30g,汉防己30g,宣木瓜30g,元胡索30g,郁金30g,生地榆30g,白及60g(切片),冰片(冷后加)240g,...
...以上是第一次点二穴。次二穴,令患人平身正坐,稍缩臂膊,取一绷绕项向前,双垂头与鸠尾齐。(胸前及骨间之尽处是也。双头齐截断,却翻双绳头向后,以绳子中心按于喉咙结骨上,其绳两头相垂,循脊骨以墨点记之。(墨点不是灸穴。)又取一绳,令患人合口,横量...
...手穴治法】(一)艾灸法选穴:肾穴(夜尿点)操作:用艾条或艾炷灸。艾条熏灸,每日1次,每次20分钟。艾炷可以直接灸或隔姜灸。每次3~5壮。(二)针刺疗法方法1:选穴:夜尿点操作:取双侧夜尿点。用28号1寸毫针直刺皮下即可,留针15分钟,其间运...
...为大敦),行间大指缝中存,太冲本节后二寸,踝前一寸号中封(足内踝骨前一寸,筋里宛宛中)。蠡沟踝上五寸是(内踝骨前上五寸),中都踝上七寸中(内踝上七寸前骨中),膝关犊鼻下二寸,曲泉曲膝尽横纹。阴包膝上方四寸(股内廉两筋间,蜷足取之,看膝内侧必...
...足阳明胃经图(图)【胃腑之图】胃腑之图(图)胃之上口,名曰贲门,饮食之精气,从此上输于脾、肺,宣播于诸脉。《卮言》曰∶胃者汇也,号为都市,五味汇聚,何所不容,万物归土之义也。《难经》曰∶胃重二斤一两。胃之下口,即小肠上口,名幽门。足阳明经...
...0.5~0.8寸。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二)点穴疗法选穴:夜尿点、阳池。操作:用拇指指尖点压,一日数次。注意排除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本法可以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疗法。(三)艾灸疗法选穴:全息腰。操作:用艾绒制成...
...折量取 穴。凡度周身孔穴,远近分寸,以男左女右,取中指内纹为一寸,《素问》云同身寸是也。又多用绳度量孔穴,绳多出缩,取穴不准。今以薄竹片点量分寸,疗病准的。2.陶道∶一穴,在大椎节下间,俯而取之,督脉足太阳之会。治头重目瞑,洒淅寒热,脊强,...
...感染表浅者可自行破溃。【手穴治法】(一)针刺疗法方法1:选穴:列缺。操作:用30号1.5寸不锈钢针,以15~20度角向上斜刺,针刺左侧,进针得气后拇指向前,食指向后,频频捻转,症状缓解后,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每10分钟行针1次。方法2:选...
...说明眼有病。以此类推。(4)如果哪一穴不是压痛点,则此穴对应的人体上的相应部位无病。第二掌骨侧没有压痛点则表示全身无病。附3:常见病手诊征象1.急性鼻炎:手诊征象:在鼻区(中指根部掌指横纹中点略下方),手掌皮肤有浮、白或微红散在的斑点。2....
...即“以痛为俞”,取穴的部位不是按照经络、经穴的位置,而是根据局部症状(疼痛及其它异常)的发生或被发现的部位进行针灸等治疗,如那里有病痛就在那里取穴,也就是患病局部的体表刺激点。(见《千金要方》卷二十九)。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