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医辩证六经辩证_【中医宝典】

...是指一经症状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症状,此时两经症状同时存在,但有先后之序,常称“二阳”。如“太阳阳明”是指先有太阳的症状,然后又见阳明病的症状,此时两证的症状均存在。 强调两经病证的先后出现,通常也指在三阳范围内。...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46.html

方治愈百合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腹痛消失,胆怯明显好转,每晚可睡5个小时,期间醒两次,但能很快入睡。嘱停服抗焦虑、抗抑郁药。效不更方,宗上方加减60余剂,症状消失。患者惧怕病情反复,坚持服至100剂,宛如常人。随访半年,未复发。 正所谓“方治疑难”,本案患者性情刚烈...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397.html

三阳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三阳指太阳与少阳之邪热同入阳明经,以致出现阳明邪热独盛的证候。 【三阳】 指太阳与少阳之邪热同入阳明经,以致出现阳明邪热独盛的证候,如症见身热、口渴、汗出、腹部胀满、身倦沉重、转侧困难,语言不利、口不知味、骤看时颜面似有污垢样、...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960.html

三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太阳、阳明、少阳三经同时受邪而出现的证候。《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治》:“三阳,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其证虽属于三阳,而热皆聚胃中,故当从...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364.htm

太阳与少阳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太阳与少阳指太阳和少阳两经证候同时出现。 【太阳与少阳】 指太阳和少阳两经证候同时出现,临床表现,既有太阳的头痛、发热;又有少阳的口苦、咽干、目眩。如里热偏盛,热迫于下则下利后重,热迫于上则见呕逆。...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022.html

辨太阳脉证治法上·伤寒论

...太阳之为,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

http://wenxue360.com/guji/3698.html

辨太阳脉证治法上·伤寒论

...太阳之为,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

http://www.wenxue360.com/guji/3698.html

太阳与阳明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太阳与阳明指发病时太阳和阳明两经证候同时出现。 【太阳与阳明】 指发病时太阳和阳明两经证候同时出现。临床表现,既有太阳的头痛、项强,又有阳明病的身热、口渴、下利黄色粪水,肛门灼热等里热症状,故称。...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023.html

伤寒_《伤寒恒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两证皆未见阳明()〔〕形,又从何分为也?总之风主太阳卫分,寒主太阳营分,以有汗无汗判之,用药自无错乱之。况阳明有阳明证表形,不得混而言之。【阐释】 病者,或两经,或三经之证而为。若两经合,自必见两经之证,此一定之法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034/40.htm

二阳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二阳指伤寒两个阳经“”。 【二阳】 指伤寒两个阳经“”。例如先见太阳的头痛、恶寒、发热,四肢关节微痛,以后又出现呕吐、胸胁满闷的少阳症状。两经的症状见,且有先后出现之分的,故名。...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859.html

共找到282,5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