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发生机制。 方法:对8例患儿服用丙戊酸钠在(3~5.5)个月内相继全身出现紫癜样皮诊进行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和药物血浓度监测。结果服用丙戊酸钠3~5.5个月全身出现紫癜样皮疹患儿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为血液中存在一种抗血小板抗体,致使血小板破坏过多,血小板计数低下而引起紫癜;骨髓中的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巨核细胞变性、幼稚化、成熟障碍。由于本病的发病机理与免疫有关,故又称原发性...
...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引起,其中病毒感染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
...妊娠合并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为一罕见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其主要特征为发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中枢神经系统和肾脏受累等,称为五联征,有前三者称为三联征。本病病情多数凶险,...
...自行缓解者少见。 三、急性和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差异 急性型 ITP :起病前 1 - 2 周常有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骤,可伴发热、畏寒、怕冷,突然发生广泛严重的皮肤粘膜出血。皮肤出血表现为全身瘀点或瘀斑,密集色红,以四肢及易于碰撞部位...
...病毒感染后2~3周发病,且患者血清中大多数存在血小板表面包被抗体(PAIgG)增加,引起血小板被吞噬细胞所破坏。急性型比慢性型抗体量更高,血小板破坏更多。有的病人同时发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新生儿患者均半数母亲患有同样疾病;这些...
...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患者的血小板遭到药物性血小板抗体的免疫破坏。...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有肾功能损害的表现,Coombs试验阳性,无畸形和破碎红细胞,无神经症状。 3.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有关节症状、肾损害、神经症状,并有溶血性贫血、皮肤损害,LE细胞阳性,外周血中无畸形和碎裂红细胞。 4.溶血尿毒症...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常见出血性疾病,笔者近年来致力于该病的研究,临床将该病分为两期论治,并按各期不同特点,单纯采用中药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 急性期血热炽盛,宜清热凉血止血 本病多发于2~9岁...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是指血液中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100×109/升,10万/立方毫米),并伴因血小板减少而引起的皮肤紫癜和/或粘膜出血症状。临床上常根据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分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指原因尚未阐明)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