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_《开元释教录》

...有译有本。二有译无本。三支派别行。四删略繁重。五拾遗补阙。六疑惑再详。七伪邪乱正。就七门中二乘区别三藏殊科。具悉委由兼明部偶。 总录分为十。起第一尽第十此粗显纲条若一一具明在第十卷内 第一汉魏二代缁素译人所出经戒羯磨等及新旧失译并...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277.html

方论十五_《中国医籍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汉志二十三 史记扁鹊传曰。上古之时。医有俞拊。治病不以汤液醴洒。 石桥引。案杭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脑髓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脏。练精易形。冠子曰。庞缓云。王独不闻俞跗之为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jikao/485-40-1.html

方论四十八_《中国医籍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者。晋末人。于丹阳县得鬼遗方一卷。皆治痈疽之法。庆宣得而次第之。今按唐志。有龚庆宣刘涓子男方十。未知即此书否。。或一板。或止数行。名为十。实不多也。〔甘氏浚之痈疽部党杂病疾源〕隋志三 〔疗痈疽金创要方〕隋志十四 〔疗痈疽毒...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jikao/485-73-1.html

第一百三 报应二金刚经_《太平广记》

...般若经二。未几,于庐侧生芝草二茎,九日长尺有八寸,绿茎朱盖,日沥汁一升食之,味甘如蜜,取而复生。乔卿同寮数人并目睹其事。出《法苑珠林》唐代大理寺直河内司马乔卿,本性纯厚谨慎,有志气有品德。唐高宗永徽年间,做了扬州司户曹。他的母亲死了,他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9622.html

百战奇略·第六·战解析

...本篇以《战》为题,旨在阐述胜仗之后如何防止松懈斗志、丧失警惕而导致失败的问题。,通“逸”,安闲也;放佚,谓放荡安闲,这里作“放松警惕”解。它认为,在打了胜仗之后,不可凭恃胜利而放松警惕,相反,则应当更加严阵以待,处逸犹劳,切实做到...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1061.html

藏医药发展第一阶段——历史上藏医药的发展_【中医宝典】

...藏医药发展第一阶段——历史上藏医药的发展 第一阶段 藏医是藏族人民五大明大五和小五共为十明。五小明: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星象学;五大明:工艺学、医学、声律学、正理学、佛学。之一的优秀文化。是本民族历代祖先自古以来,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975.html

王冰 简历_【中医宝典】

...王冰,号启玄子,又作启元子。约生于唐景云元年710,卒于贞元二十年805,里居籍贯不详,唐宝应中762~763为太仆令,故称为王太仆。  王氏少时笃好易老之学,讲求摄生,究心于医学,尤嗜《黄帝内经》,曾“于先生郭于斋堂,受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62.html

诊法_《中国医籍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补注王叔和脉诀。或曰增修注王叔和脉诀机要。俱各一册。脉要秘括。以五脏色脉为第一。补注脉诀。并脉诀机要。以诊候入式歌为第一。但脉诀机要诀。无诊候入式歌之题。据此宋志所载。似与此书不异。〔亡名氏王叔和脉诀发蒙〕艺文略三 〔李氏 集解脉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jikao/485-20-1.html

孟诜621-713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唐代医学家。汝州染今河南临汝人。少好医药及炼丹术,尝师事孙思邈学习阴阳、推步、医药。举进士,睿宗在藩时,召为侍读。长安701-704年中为同州刺史,故世称孟同州。神龙初约705年,致仕归伊阳之山,日以药饵为事。撰《补养方》三...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820.htm

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_【中医宝典】

...刘完素是金代著名医学家,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在学术上有创新精神,对后世有很深远的影响。 刘完素,字守真,别号宗真子,居于金代的河间河北河间市,故又名刘河间。号河间居士,又号通元处士。生于公元1120年金·天辅四年,卒于公元1200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72.html

共找到367,72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