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病有何奥妙_【中医宝典】

...嘱咐主管医生加针双侧昆仑穴及攒竹穴,其余治疗不变。随后,患者症状立刻缓解。 这为什么?周达君解释,中医治疗最大优点就是整体观念,精妙之处也在于对患者整体状况把握。这位病人虽然病在肩,但提示其病情“足太阳膀胱经不利”。于是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950.html

诊脉早晏法_《诀刊误》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可以.不必以平旦为拘也.于此又知前圣决死生之分.不专于.必须察色观形.以此相参伍也.今世专尚诊脉.而不复问其余.不知前圣垂训之意也.故表而出之.示警后人.)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腑六腑死生吉凶之候者.然.寸口之大会.手太阴之...

http://qihuangzhishu.com/943/57.htm

人迎气口实用价值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根据人迎与气口所在部位特点,其在实用价值,不容忽视。人迎位在结喉两旁,迎面正当人视线,因面颈侧脉动外露,明显易见。根据这一特点,既可作为望诊观察,又可便于用手切按,所以这里动脉及其穴位,有“人迎”之称。 人迎足阳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5.html

总论_《古今名医汇粹》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阴阳着为十,以浮、数、动、滑、大为阳,沉、涩、弱、弦、微为阴。而察阴阳之法,又莫过于此。于是诊脉之精,至此大备。何以言之?人之先天本于阴阳,而阴阳复生于胃气,惟谷神兴而营气足,故行焉。中涵先天四时五脏之正,而养于胃气,以微见其间,...

http://qihuangzhishu.com/631/32.htm

《丹医秘授古法》内容_《丹医秘授古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王叔和及从那时开始使用“独取寸口”方法持严厉批判态度;并给出了所谓“古代诊脉之法”具体内容——即“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合计二十部诊法与主病。不管这种“分经候诊脉方法不是汉以前或王叔和《脉经》之前文化遗存,但确属...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yimishougumaifa/1248-5-0.html

赵绍琴论_【中医宝典】

...先父在1930年讲诊脉时说;诊脉不是只出一个,从一个就定病。诊脉必须病位、虚实、寒热、表里、气血,再辨明病证有余还是不足,先治何病,后调何疾,这全在出。譬如表有病不论风寒风热,部位一定在浮位。温病卫分证也在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92.html

缪希雍医案-诊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茵陈利水平肝顺气药,数剂而瘳。 按:诊脉贵在变通,病有万千 怎么能以寥寥数十种脉象盖全呢。案中第一个医生到右关脉杳然不见,就认为脾胃脏气已绝 生化无源不能久存于人世,想必医者死记了不少学条文 强拉硬拽才出了上面笑话。仲淳不以型定...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378.html

《丹医秘授古法》内容_《丹医秘授古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王叔和及从那时开始使用“独取寸口”方法持严厉批判态度;并给出了所谓“古代诊脉之法”具体内容——即“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合计二十部诊法与主病。不管这种“分经候诊脉方法不是汉以前或王叔和《脉经》之前文化遗存,但确属...

http://qihuangzhishu.com/1248/3.htm

近视误区_【中医宝典】

...近视如何形成,看电视真的会增加近视度数吗? 误区一:眼镜戴了就摘不下来了 首先要明确近视有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之分,真性近视难恢复。假性近视有可能恢复,但是恢复程度要看假性近视在近视中的比例,比如有100度近视人,其中可能只有50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593.html

学好诊脉 破解难症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高允旺 山西临汾永旺脑病医院 很多乡村或基层医生学中医往往自学或跟师学习,在学习中,非常不好掌握,但是确实又非常重要。笔者在临证40年中,深刻体会到学好诊脉,才能辨证准确,用药有的放矢,破解难症,提高疗效。 中医看病,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989.html

共找到954,1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