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 1.西医治疗 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抑制血栓形成,包括抗血小板、抗凝、促纤溶等。 (1)抗血栓形成治疗:急性期为阻断血栓形成,可用肝素治疗。对有动静脉血栓者,可口服抗凝剂。对已用足量华法林抗凝仍有反复血栓形成者可皮下注射足量肝素,2...
...(一)治疗 1.肝素治疗 出现深静脉血栓时,可选用肝素。 2.华法林治疗 主要预防复发。 (二)预后 血栓形成后经治疗症状可缓解。...
...老年人粘液性瓣膜病 老年人黏液性瓣膜病是指心瓣膜的黏液样变性引起房室瓣于收缩期脱垂入心房,半月瓣于舒张期脱垂入心室流出道,伴或不伴瓣膜关闭不全的一种退行性非特异性非炎症性心脏瓣膜病。这种黏液样变性可导致多瓣膜脱垂,临床上以二尖瓣脱垂最多见...
...达正常的2倍)。用华法林可用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约30s)监测。 5.纤溶治疗 急性者可给纤溶酶原激活剂即尿激酶或链激酶治疗。可于起病后3天内静点或经肾血管插管直接给药,可溶血栓,改善肾功能,增加尿量。尿激酶用量2万~5万U溶于葡萄糖200...
...通常不主张将慢性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因为房颤复发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每次心律改变都有使患者发生体循环栓塞的危险。在积极治疗心律失常的同时应考虑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除瓣膜病本身外,是否有风湿活动、洋地黄毒性反应和电解质紊乱等,对此应采取相应治疗...
...风湿性心瓣膜病系由于反复风湿性心脏炎发作,发生心瓣膜及其附属结构(腱索、乳头肌)病变,导致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全的瓣膜功能异常,产生血液动力学障碍,即为慢性风湿性瓣膜病,心瓣膜损害患者往往有反复风湿活动史,但近 1/2病人无明确风湿热病史而...
...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加速放疗,即将每周五次放疗增加为每周六次,能够提高头颈部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改善其预后。相关的研究结果发表在今年9月20日出版的《柳叶刀》杂志上,在这项随机研究中,科学家共调查了1476名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 负责本...
...临床上表现为急性顽固性心衰及晕厥。③非感染性血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的心房面心内膜因牵拉受损,心内膜下组织暴露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引起脑栓塞。④二尖瓣环钙化:本病二尖瓣因松弛而运动幅度大和张力高,约14%的患者合并二尖瓣环钙化,后者可引起...
...预后与IPF都有显着的不同,故近年将其从IPF中分离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特发性肺间质疾病。因其临床症状和病理特点相对缺乏特异性,临床多被诊断为IPF,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疾病。...
...决定用药疗程,一般用7~10天,而后改为华法林(华法令)维持治疗。 ②溶栓治疗:近年来常采用经股静脉路径,进行选择性插管,能较迅速进入到静脉窦或颅内静脉,与经前囟穿刺,经额钻颅或切开穿刺相比,具有损伤小、成功率高、治疗后血管再通率高等优点。...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