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魏氏家藏方》倍姜半夏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魏氏家藏方》:倍姜半夏丸【处方】干姜2两(泡,洗),白矾(枯)1两,半夏(汤泡7次)1两,天南星(汤泡7次)1两,橘红1两。【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伤寒杂病论》白术茯苓半夏枳实汤白术三两 茯苓四两 半夏一升 枳实一两半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胸中满,欲吐不吐,下利时疏,无寒热,腹中绞痛,寸口脉弱而结者,此宿食在上故也,宜瓜蒂散。 目录 《伤寒杂病论》白术茯苓半夏...
...价格低迷。而过低的价格又使农家减种到弃种,形成两个极端。近几年有少量留种者续种。目前市场该品种库存薄弱,价格上升至10.5/kg,突破历史高峰。这是一个周期性规律。2008年将出现供求缺口。 水半夏的发源地在广西(华南),发展此品种最为适应...
...《伤寒杂病论》黄连阿胶半夏桃仁茯苓汤黄连三两 阿胶二两 半夏半升(洗) 桃仁二十枚(去皮尖) 茯苓三两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胶烊消,温服一升,日再服。肺脏结,胸中闭塞,喘,咳,善悲,脉短而涩,百合贝母茯苓桔梗汤主之。...
...目录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戈制半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戈制半夏【处方】姜半夏4两,龙涎香1钱,毛橘红2钱,伽楠香2分。【制法】上为细末,用化橘红5钱熬水,竹沥水1两,红曲兑色,江米面糊成饼,每个重5分,...
...《伤寒杂病论》竹叶石膏黄芩泽泻半夏甘草汤竹叶两把 石膏半斤(棉裹) 黄芩三两 泽泻二两 半夏半升 甘草二两右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目录 《伤寒杂病论》竹叶石膏黄芩泽泻半夏甘草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目录 《中医妇科治疗学》芩连半夏竹茹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医妇科治疗学》:芩连半夏竹茹汤【处方】黄芩6克 黄连3克 半夏6克 竹茹9克 胆草3克 枳壳6克 旋复花4.5克【功能主治】清肝和胃,化痰降逆。治妊娠肝火犯胃,致患恶阻...
...《医宗金鉴》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茯苓四两甘草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三两细辛三两半夏三两杏仁(去皮、尖)半升。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目录 《医宗金鉴》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 《金匮》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
...中药传统鉴别方法主要包括眼看、手模、鼻子闻、口尝四个方面。 眼看主要观察药材的外形、色泽、表面粗细、断面的纹理等方面。每一种药材都有一定的外形特征,如川芎的根茎为不整齐的结节状团块, 何首乌横断面由三生维管束形成的“云锦花纹”;通过对药材...
...《伤寒杂病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半夏半斤(洗)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一两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