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传赞_《夫论笺校正》

...当时失得,不欲章显其名,故号曰夫论。其指讦时短,讨 物情,足以观见当时风政,着其五篇云尔。(节) 后度辽将军皇甫规解官归安定,乡人有以货得雁门太守者,亦去职还家,书刺谒规,规卧不迎。既入而问:“卿前在郡食雁美乎?”有顷,又白王符在门,规...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662.html

同源与病预测_《中医疾病预测》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同源”,除解剖同源的含义之外,还包括着生理同源。生理亲缘又意味着病理亲缘的潜在,因此“同源”理论在病及疾病预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肾上腺与性腺同源肾、肾上腺皮质和性腺皆为胚胎同源,即都发生于中胚层,并且性腺衍生于肾的中肾阶段,因此...

http://qihuangzhishu.com/128/53.htm

加味健步虎丸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医宗金鉴》加味健步虎丸 《金鉴》加味健步虎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医宗金鉴》卷八十九:加味健步虎丸【处方】龟胶(蛤粉炒成珠)鹿角胶(蛤粉炒成珠)虎胫骨(酥油炙)何首乌(黑豆拌,蒸晒各丸次)川牛膝(酒洗,炒干)杜仲(...

http://zhongyaofangji.com/j/jiaweijianbuhuqianwan.html

范_《冷庐医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邪,盍先试之?皆以为。即以苇管灌之,果渐苏。符又投以解暑之剂,病即霍然。(见徐晦堂《听雨轩杂记》。)夫叶、薛为一代良医,犹不免有失,况其他乎?知之不可为矣。如符姓,素无名望,而能治良医误治之疾,则固不可为而可为也。震泽吴晓钲茂才(剑...

http://qihuangzhishu.com/701/3.htm

以药得名为善得子_《友渔斋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贵集大成,而秦越人过洛阳为老人,入赵为带下,入秦为小儿。又似入国问境,因地制宜者。我邑唐介庵先生,抱性慈浓,于医学深究南阳之旨,各家亦能探讨。中年后,以用大黄著名。凡士夫与穷巷僻乡,遇有热结不解者,必延唐大黄焉;于是乎先生之字,...

http://qihuangzhishu.com/715/50.htm

惊悸(心脏神经官能症)先兆_《中医疾病预测》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器质性心脏病,为一种病态,且发病率并不低。因此,探索其先兆症规律,争取截断心脏官能症的发生,仍具有和器质性心脏病同等重要的意义。先兆证由于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心胆的关系较大,如清·罗国纲曰:“惊悸者,肝胆怯也”(《罗氏会约镜·卷十·论怔忡、...

http://qihuangzhishu.com/128/226.htm

序_《外科理例》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有正、有偏、有常、有变。不可以概视也。譬之兵焉。声罪致。正也。师掠境者。偏也。常则按图布阵。而守据险凭高之法。变则隐显出没。而有鬼神不测之机。夫之道。亦犹是焉。故望气听声。审症切脉。乃医理之正。执方治病。根据...

http://qihuangzhishu.com/664/2.htm

序_《外科理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有正、有偏、有常、有变。不可以概视也。譬之兵焉。声罪致。正也。师掠境者。偏也。常则按图布阵。而守据险凭高之法。变则隐显出没。而有鬼神不测之机。夫之道。亦犹是焉。故望气听声。审症切脉。乃医理之正。执方治病。根据...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lili/664-4-0.html

辨病与病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难以概括辨病,只有深化辨病才能早日披露病。三、整体连贯性不够证,虽然是疾病的本质反映,毕竟只是对疾病一定阶段的病因、病理、病位的概括。疾病不是孤立的,一个疾病的全过程是由一系列具有内在联贯的证构成的,这一阶段病理既是前一阶段的果又是后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4-7.html

的解释_端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形容端正,不歪斜 upright 稳固的样子 lofty and firm 魏兵端不动。——《三国演义》 国语辞典 正直、不傾倚的樣子。 荀子.非十二子:「其容憨,儉,輔。」 居然。 醒世恆言.卷十三.勘皮靴單證二郎神:「將...

http://hanwen360.com/c/184342.html

共找到120,02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