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堂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论著作。又名《新镌论》。三卷。明·王肯堂撰于1602年。第一卷论述痘疹、惊风的病因、诊断治法;二-三卷主要阐发或评论历代医家对内科杂病、妇科病疑难病症的治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学术见解临证经验。现存明刻本、《三三医书》及《中国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49.htm

因病似虚因虚致病论_《叶选医衡》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万病不出乎虚实两端,万方不越乎补泻二法。顾治实之法,犹易知易行,姑置弗论。惟是治虚之法,自古难之。世运日衰,元气日薄,虚病日众,方书日繁,而治法日误,何欤?良由误于因病似虚,因虚致病之分耳,请得论之。所谓因病似虚者,其人本无他恙,或感六淫...

http://zhongyibaodian.com/yexuanyiheng/768-10-13.html

《卫济宝书》最早记载“癌”的著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宋代时出现的《卫济宝书》(1170年)(1)论述了各种癌、痈、痼、瘭等外科疾病的不同治法,这是我国古代籍中最早使用“癌”(古写作品)的病名。 早在三千五百多年以前,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有“癌”的病名,约公元前十二世纪的《周礼.天官》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29.html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_《中医诊断学》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不乏人。滑伯仁的《诊家枢要》专论诊法。戴起宗的《脉诀刊误集解》对脉学极为有益。金元四大家对诊断学的论述各有特色,如刘河间辨证重视病机,张子和重视症状鉴别。李东垣重视外感内伤的征候的异同,朱丹溪重视气血痰郁的辨证。明清时期,对四诊辨证的研究...

http://qihuangzhishu.com/92/2.htm

我国发现帕金森病新致病基因_【中医宝典】

...上引起多巴胺神经细胞功能下降,影响多巴胺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成熟,导致多巴胺合成减少,这是一个致病基因。其次,对10%有遗传意义的病人进行载体实验发现,他们的淋巴细胞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这项研究成果的意义在于从遗传学的角度,对帕金森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999.html

傣族医学特色诊疗_民族中医傣_【中医宝典】

...,少则二三味药,多则数十味药;有的一方多治,而有的却一症有多方。因风、火、水、土失调致病而设的四“雅塔”即佤约塔、爹卓塔、阿波塔巴他维塔,均由固定的药物组成,傣称为“雅塔”。这种配方理论称之为“雅塔都档细”。 处方 傣族医药处方中比较...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33.html

论内生五邪的致病特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由于临床疾病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疾病与“内生五邪”密切相关,探讨内生五邪的致病特点已成为临床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总结前人以及近代医家的认识,将内生五邪的致病特点概括为五个方面:发病隐匿,起病缓慢;发病前期,脏腑失调;临床表现,类似外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578.html

贪色的解释_贪色的意思出处_汉语词典

...贪恋女色。贪好美色;好色 given to lust;lust after a woman...

http://hanwen360.com/c/240002.html

四塔五蕴—傣的理论基础_民族中医傣_【中医宝典】

...傣族医药学自成理论体系,“四塔”“五蕴”是始终贯穿整个傣学术的重要理论体系,也是研究傣学术思想必须深入探讨学习的课题。 “四塔”(土、水、火、风)“五蕴”理论派自南传佛教。在公元9世纪觉音所著的《清净道论》中,详细记述了“四塔”、...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44.html

中医历史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籍的基础上,广泛采集众人的有效药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该书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81.html

共找到721,04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