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准备行肝移植的病人来说,一般主张采用非手术方法来控制出血。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对活动性出血的曲张静脉和未出血的曲张静脉来说都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13],是第一线治疗措施。经硬化剂治疗控制出血后,可以继续行硬化剂治疗,一般每周1次,...
...的表现,而不是肝功能损害。休克和心脏停搏也会造成转氧酶升高,转氨酶升高也不是严格的禁忌证,只要转氨酶能逐渐下降,同样可以作为肝移植的供体。脑外伤时,由于循环系统中的脑促凝血酶原激酶增加,造成凝血功能异常,因此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也不是供体的...
...预后 少枝胶质瘤患者预后较星形细胞瘤患者佳。手术全切即使未行放疗、化疗亦可能获得长期生存。对于肿瘤次全切除并行术后放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85%,10年生存率为55%,平均生存期8.0年,个别报道达40年,仅作部分切除(包括活检及减压者...
...基础上使用合适的抗生素。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病人细菌感染的易感性与普通人群相同。肝移植术前,应做肠道准备,可以口服红霉素(剂量:1.0g,1次/h,共4次)加新霉素(剂量:1.0g,1次/h,共4次),以抑制肠道细菌。术前及术后24h内静脉...
...避免出现肝性脑病,让原肝有肝细胞再生、肝功能恢复的机会。从有限的临床资料分析,由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和药物中毒所致的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术后原肝肝细胞再生肝功能完全恢复的可能性比较大。从年龄上看,年龄<40岁的病人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12]。...
...本报讯记者罗刚从日前举行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科研年会上获悉,晚期肝癌患者的确值得进行肝移植。这是由该院普外科主任张同琳教授等完成的一项比较研究证实的,他们希望以此能对我国目前肝癌与非肝癌病人行肝移植治疗的风险和长期生存效果进行评价。 在对行...
...意大利罗马lasapienza大学医学院tocchi等报告,因胆管良性疾病而施行胆肠引流术的病人发生胆管癌的几率增高,其原因可能与术后并发的胆管炎有关。 研究者回顾分析了1967-1997年间1003例因胆管良性疾病作胆肠引流病人的病历和...
...肝脏是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在维持机体代谢和内环境的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移植肝的功能作出准确迅速的评价,是肝移植术后处理的重要环节。一、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由于肝脏的再灌注,以及术中输注大量的碳酸氢钠,在术后早期,病人呈代谢性中毒状态。...
...胆囊癌的早期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方法,多数患者手术切除后可获得长期生存,因此,一旦确诊为胆囊癌早期,应及早进行手术。早期胆囊癌大多病变局限于胆囊壁的浆膜层以下,因此胆囊癌的早期治疗手术多为胆囊切除术,术后可行一段时间的药治疗以防止复发,促进...
...中药可以与放疗同时使用,作用多多: 增敏:由于肿瘤细胞中存在“乏氧细胞”,它降低了放射治疗的效果。通过中药的使用能减少乏氧细胞的比例,增强放射治疗的敏感性。 减毒:中药能防治肺癌放疗中的毒副反应。 热毒:中医将放射线归于“热毒”,患者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