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蹲,土芝)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别录》中品) 【校正】自果部移入此。 【释名】土芝(《别录》)、蹲。 时珍曰︰按︰徐铉注《说文》云︰芋犹吁也。大叶实根,骇吁人也。吁音芋,疑怪貌。又《史记》︰卓氏云︰岷山之下,沃野,下有蹲,至死不饥。注云︰芋也。盖芋魁之状,若之...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1670.html

朴健脾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杨氏家藏方》朴健脾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杨氏家藏方》:朴健脾散【别名】附健脾散【处方】川椒(去目,微炒出汗)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1两,肉豆蔻(面裹煨熟)1两,诃子(煨,去核)1两,缩砂仁1两,丁香1两,木香...

http://zhongyaofangji.com/j/jiaopujianpisan.html

原(膜原)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原(膜原)是指胸膜与膈肌之间部位。 【原(膜原)】 《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王冰注“膜,谓膈间之膜;原,谓鬲肓之原”。这是指胸膜与膈肌之间部位。吴又可《瘟疫论》指出:「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092.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与膜通。《灵枢·邪客》:“地有林木,人有筋。”详膜条。②募穴。《难经·六十七难》:“五脏皆在阴,而俞在阳者。”详募穴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514.htm

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宋《图经》) 【释名】野。 【集解】颂曰︰施州一种崖,叶大于蜀椒,彼土人四季采皮入药。 时珍曰︰此即俗名野也。不甚香,而子灰色不黑,无光。野人用炒鸡、鸭食。 红 【气味】辛,热,无毒。忌盐。时珍曰︰有毒。 【主治】肺气上喘,兼...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1559.html

五脏俞穴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皆在腹,俞皆在背。)中府(肺之) 巨阙(心之) 章门(脾之) 期门(肝之) 中脘(胃之) 肺俞(三椎下各寸半) 心俞(五椎下各开寸半) 肝俞(九椎下各开寸半) 脾俞(十一椎下各开寸半) 肾俞(十四椎下各开寸半)...

http://qihuangzhishu.com/336/266.htm

附丸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附丸 《局方》附丸 《得效》附丸 《圣济总录》附丸 《圣济总录》附丸 《医方类聚》附丸 《圣济总录》附丸 《普济方》附丸 《圣济总录》附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丸 ...

http://zhongyaofangji.com/j/jiaofuwan.html

目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本草易读》目苦,辛,有小毒。治水肿而利小便,止崩带而除气喘。手足心肿,风也。花椒、食盐为末,醋合敷。(验方第一。)风牙痛,花椒醋煎含漱。(第二。)囊痒,同葱头煎洗之。(第三。)水气肿满,杵研酒下。(第四。)崩中带下。同上。(第五。)...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jiaomu.html

矾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圣济总录》矾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矾汤【处方】蜀椒3两,白矾(碎)3两,葱白1握(并须洗净),大豆5升(拣净),盐2两,生姜(切)2两。【功能主治】脚气。兼治肠风,瘾疹,眼昏,鼻衄,耳聋等疾。【用法用量】...

http://zhongyaofangji.com/j/jiaofantang.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结气囊裹针药所不及,灸肓随年壮。肓二穴,从乳头斜度至脐,中屈去半,从乳头下行,度头是穴。”主治病后衰弱,萎黄,腹中积块疼痛等。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http://qihuangzhishu.com/169/661.htm

共找到152,81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