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支,进而产生多天线的N-糖链结构,从而改变了糖蛋白分子的生物学形状,使肿瘤细胞黏附功能发生异常,增加了肿瘤细胞的转移潜能。 (二)发病机制 血行播散和直接浸润是两条主要的颅内转移途径,淋巴转移和脑脊液转移较少见。 1.直接浸润 头颅...
...前列腺活体组织检查能提供细胞学诊断依据,对于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2)骨髓穿刺:采取骨髓标本是评价前列腺癌是否已经转移到骨的另一种方法。 (2)显微镜检查:1)尿液涂片找前列腺癌细胞。此种方法不能代替前列腺活检,只能作为辅助方法。...
...淋巴转移 前列腺癌最先侵犯的淋巴结是闭孔-髂内链,实际上在闭孔处的淋巴结一般不受侵犯。临床上常将髂内淋巴结称为闭孔淋巴结,位于髂外静脉内侧,沿髂内血管走行是最重要的应清除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的诊断近年依靠CT及MR,但不能发现小病灶。淋巴...
...心脏转移是指全身恶性肿瘤经各种途径转移至心脏。在此生长形成肿瘤,称为心脏转移瘤,1893年由Heketoen首次报道。与肝肺或脑相比,肿瘤转移到心脏的概率较少,临床表现也常不明显,但其意义尚关系到它们能酷似更常见的心脏疾病及有时因心脏转移...
... 3.直肠指检前列腺癌时,前列腺可触及坚硬如石的肿块,其范围大小不一。 4.酸性磷酸酶检查一般超过10个单位即可确诊为前列腺癌,已有转移的病人也常有增高。 5.骨盆及腰椎x线片可见转移癌病灶,病灶多为成骨性变化,密度增高,骨小梁消失。...
...而相互依赖的关系,目前还不很清楚。 (二)发病机制 现在已知前列腺癌成癌机制的好几个重要步骤。大约9%的前列腺癌和45%的55岁以下的前列腺癌是由于一种遗传性的致癌基因。弄清楚这些基因无疑对于前列腺癌的成癌原理的理解是极有用的。最近美国...
...病人首先发现远处转移灶,然后才发现前列腺癌,所以中年以上的男性尤其要“多留心”。如果短期内发现尿意频繁,或起夜次数增多等,类似前列腺增生的情况时,最好去医院做个直肠指检,这种检查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可达50%~70%。 需要注意的是,...
...科进行髂内动脉栓塞止血后转入泌尿外科。患者病情为:前列腺癌并骨转移,双输尿管下段梗阻,急性肾衰。患者全身情况差,膀胱区疼痛剧烈。经止血、膀胱冲洗及对症处理,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但疼痛依然剧烈。针对患者的病情,该科集体会诊后决定应用同位素...
...在早期阶段,病人并没有一点特征。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可能会注意到以下情况: 1、尿频、尿急 2、尿潴留 3、排尿时有辛辣的感觉 4、难以形成尿流 5、血尿 6、排尿疼痛 7、骨头疼痛 已到前列腺癌晚期的病人可能还带有以下复杂情形: 1、...
...PC-SPES的人都能坚持到最后。这项试验为期两年,每人每天服用9粒胶囊。 虽然PC-SPES治疗前列腺癌的方式看来和雌激素差不多,但是Small及其同事相信,这种药或许存在其他的抗癌途径,“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阐明它和雌激素之间的区别。”当此项试验结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