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黄连与炒黄连功用有区别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脘痞,肝胆湿热之黄疸,湿热浸淫肌肤之痈疽疮毒、疔毒走、湿疹流注,以及水火烫伤之肌肤溃烂有良好效果。常与苍术、黄柏、川牛膝、薏苡仁、茵陈、龙胆草、金钱草、苦参等配合使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582.html

子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宋《开宝》)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木子(《纲目》)、大苦(《纲目》)、赤(《图经》)、红药子。时珍曰︰按︰沈括《笔谈》云︰本草甘草注,引郭璞注《尔雅》云︰,大苦者,云即甘草也。蔓生,叶似薄荷而色青,茎赤有节,【集解】颂...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2206.html

子(图)_【中药材大全】中药大全

...返回目录《全国中草药汇编》:子 【拼音名】Huán?? Yào Zǐ 【别名】独、零余薯、金线吊虾蟆、香芋、狗头 【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独Dioscorea bulbifera L.,块茎。冬前采挖块茎,洗净,切片晒干。 【原...

http://zhongyaocai360.com/H/huangyaozi.html

解毒利湿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解毒利湿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解毒利湿汤【处方】银花31g,炒苡仁31g,生耆3g,连翘15g,茯苓15g,汉防己12g,猪苓12g,泽泻12g,桂枝9g,甘草3g。【功能主治】...

http://zhongyaofangji.com/j/jiedulishitang.html

不同法炮制大黄功用不同_中药炮制_【中医宝典】

...结;大黄附子汤中的大黄与他同煎,用于治疗寒实内结,阳气不足邪实正虚证。大黄在汤剂中易于吸收,发挥药效较迅速;而丸药吸收缓慢,但药效持久。 大黄大剂量以攻为主,小剂量以“补”为主;由实致虚者用量宜大,由虚致实者用量宜小。如大小剂量(0....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9674.html

子真假识别_中药鉴别_【中医宝典】

...子又名根、木子,为薯蓣科植物块茎。其性平,味苦,具有凉血、降火、消瘿、解毒功效,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喉痹、瘿气、疮痈瘰疬等症。市场上有以虎耳草科植物鬼灯擎块根冒充子,使用时注意鉴别。 真品子 外观为圆形或类圆形...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9153.html

利湿之剂_《医方集解》

...,仲景列之阳明篇,亦用治少阴渴利,取其降火行水,则利自止,烦渴自退,乃泻少阴之腑,以安少阴之经,非正治少阴也,若谓其治少阴病,便为少阴,太阳亦有用四逆者,岂四逆便为太阳乎,且改脉浮为不浮,方书中无此文法,少阴之腑膀胱也。}少阴病下利...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896.html

张仲景寒热共用组方规律探寻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发展过程中表现为寒证和热证同时存在寒热错杂证,需要寒热并治而采取寒热共用组方方法。其重要特点是:遣组方时,药物性味和功用全取。 寒热在表、里和半表半里 1.表寒里热证 例:《伤寒论》大青龙汤由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生姜、大枣、...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895.html

退翳障_《中医眼科学》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退翳障是指具有消除黑睛翳膜或晶珠混浊药物。退翳障分为外用、内服两种。一些祛风、清热、清肝、疏肝、平肝兼有退翳明目作用,分别散见于前面各节,可参阅。外用退翳障归于外用药中,本节主要叙述以退翳去障为主要功效内服药。退翳障...

http://qihuangzhishu.com/82/41.htm

扬肺利湿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辨证录》扬肺利湿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辨证录》:扬肺利湿汤【处方】桔梗9克 天花粉6克.白术15克 茯苓15克 桑白皮9克 茵陈9克 猪苓6克 黄芩1.5克【功能主治】治肺疸,鼻塞不通,头面俱,口淡咽干,小便不利。【...

http://zhongyaofangji.com/y/yangfeilishitang.html

共找到945,71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