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临证医学的成就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临床意义。 八、口腔科 清初时医学分科仍袭元明之,后来口齿与咽喉复合为一科。由于白喉、猩红热等传染病的流行,喉科得到迅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口齿科的发展。喉科有许多丰富的口齿科内容,在对口齿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上也有自己的特点。 对舌疳...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75.html

名医-张锡纯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教学时文兼授,弟子日后有多人以为业。1885年,他治愈邑名医高鲁轩、毛仙阁束手的危重症,颇受二人称道,自此应诊几无虚日。然而,1911年前,仍以训蒙、教书为职业。1893年第二次参加秋试再次落弟后,张锡纯开始接触西医及其他西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57.html

顾书华中拯救行动_中医名家_【中医宝典】

...意识到现在西药治疗某些疑难疾病却变得非常困难。直到2006年春,顾书华找到了揭开问题的关键——“在发展现代药物的同时一定不要丢掉祖国传统中医药宝库。”这一启示来自于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我国泌尿外科鼻祖、中国科学院院士吴阶平。 与孟河派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jia/b34845.html

少数民族医学史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雷轮》、《八支词意详释珍珠串详本·略本》、《亲传实践·老妇直接讲授甘露滴》等等。由他们的弟子辈们又写出了不少著,使藏医学得到一些发展,这里值得提出的有后面两人培养的弟子藏堆玛贡布编写的《纪要》、《精要》;其再传弟子象雄的巴西绕沃(又名考洛...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91.html

江苏启动中医“青苗培养工程”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诊疗经验,对所带教的徒弟能够手把手地教,书上没有的或在临床长期积累可行的经验和技能一一告知,使传统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得到传承,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年轻的中医师由于跟师学习,较快地中医学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在看到中医疗法得到患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20.html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四)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中国医学史的全方位研究,医学史研究的不断深化与泛化,把史工作者的目光带到中国医学史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以及与周边学科、社会人文与自然诸方面的关系上来。也正是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医学史研究的要求更高,人们已不喜欢仅仅是点、线、...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2.html

传说中的医学人物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韩婴,曾任文帝时博士,约生活于公元前二世纪,他在《韩诗外传》卷10写道:“蔗子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跗,俞跗之为也,榒木为脑。芷草为躯,吹窍定脑,死者更生”。史学家司马迁(约公元前135~?)在《史记·扁鹊仑公列传》指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01.html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一)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东方文化发展的特色形成的中国独特理论框架,及近现代西方科学的撞击及西医的传入,出现两个分明的层次,在东西方医学交汇呈现复杂多态的状态。 夏商西周时期巫并存,在卜筮史料记载了大量的医药卫生的内容,形成了医学的雏形。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4.html

中西药联用的现状与历史回顾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中成药患者的24.7%;用西药为主并用中成药的患者,占用西药患者的57.34%。许多地、市尤其县级和县级以下医疗单位则比率更高。究其原因,人们普遍认为,中药药性平和、安全,与西药合用可以增强疗效;有些病人求愈心切,看过中医,又看西医;有的医师...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71.html

临床各科成就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寻的有《内经》与《难经》。仲景是在深入钻研《内经》、《难经》的基础上,其贯穿于认识与治疗伤寒全过程,并且结合后世的经验与本人的实践,创造性地发展了伤寒学说。 《伤寒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继承了《内经》以正气为本的思想。他强调:“若人能养慎,...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40.html

共找到452,7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