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纂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二册。吴炳耀撰,吴韵桐绘图。书成于1933年。上册论内景、阴阳、五行、诊法、经络等中医基础理论、针灸及各种病症的针灸取穴;下册包括十四经的经穴分寸歌、循环歌、主歌等,便于读者记诵,每经绘有精细的经脉经穴彩色图,图上逐一标明...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91.htm

针灸推拿_中医中药偏方秘方_【中医宝典】中药方剂

...“节气灸”防病治病效果好 “节气灸”防治有道理吗 “六”字按摩降压法 “揉走”落枕的偏方 “揉走”落枕的小秘诀 “揉走”失枕的小偏方 “闪腰”简易疗法 “四”康复腰突症 “循经推拿”教你健康减肥 “颜面针灸”瘦脸 “以指代针”治便秘 ...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zhenjiutuina-60.html

针灸保健正在流行时_中医针灸保健_【中医宝典】

...现代,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保健意识逐渐增强。针灸保健防病作为中医预防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佛山也正在流行着。 □文/本报记者 聂惠玲 针灸历史追溯至《黄帝内经》 在人们的印象中,针灸是传承很久的文化,事实也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49.html

40项针灸技术 作为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与研究 专项”中筛选出100项在临床上安全、有效、规范的诊疗技术进行推广。 目前已从验收的项目中和各地推荐的已在当地实施的项目中选出75项。其中40项被作为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的针灸技术包括贺氏针灸三通治疗缺血性中风病、靳三针治疗儿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69.html

针灸美容技术_【中医宝典】

...的进步,以中医经络腧穴为基础,传统针灸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形成了许多新的针法和灸法,如:电针、激光针灸、皮肤针、皮内针、刺血、埋线等;用传统的经络、腧穴学理论与现代医学、生物学结合,形成了在特定部位取穴,并有着特定针灸治疗方法的新疗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560.html

急症针灸的应用特点_针灸常识_【中医宝典】

...刺和灸法却能有效地救治这么多急性病症,确为其他疗法所不及。适应范围的广泛还表现在,针灸既可以单独治疗急症,如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黄疸型肝炎等;也可以以针灸为主,配合其他中医或西医的疗法,如胆石病等;还可以针灸为辅,以其他疗法为主,如急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70.html

夏治和春捂秋冻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中医有一个有意思的养生防病方法就是夏治。即在夏季阳气最旺时进行治疗,促使体内阳气旺盛祛除体内陈寒。使哮喘、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炎、胃病等寒在冬季减轻或不发作。 中医养生还教导人们要春捂秋冻。本文作者进一步从气象角度阐明了何以同是...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166.html

针灸要辨证 手法要灵活——李志刚谈针灸实践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本报记者 黄丹 通讯员 于丽珊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李志刚教授,在长期的中医针灸教学和临床工作中,将针灸经典理论和临床紧密结合,在对个体证的观察和分析中,同中辨异,异中求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诊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090.html

针灸治疗空调吹出的面瘫_针灸临床_【中医宝典】

...面瘫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中医针灸治疗面瘫有着相当长的历史,多数针灸医家认为急性期即发病的1~7天,是治疗面瘫的最佳时机,而且越早越好,只要手法得当,对面瘫的治疗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炎热的夏天无论是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375.html

针灸的“反攻”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但从目前来看,在中国拥有几千年历史的针灸,堪称中医走向世界的排头兵,特别是它的针刺疗法,已经被现代医学在疼痛、康复等领域中应用,可以说已成为现代医学的一部分。” 经络存在吗 西方亦有研究认为,针刺技术带有很强的安慰剂作用。换言之,它的疗效很...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81.html

共找到450,23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