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的观察及护理_《基础护理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粪便的观察1.量与次数 正常人每日排便1-2次,平均量为150-200g,粪便量的多少与食物种类、数量及消化器管功能状况有关,进食肉类蛋白质者较素食者量少。消化不良者因食物未完全消化吸收,粪中可见大量脂肪滴、淀粉粒或未完全消化的肌肉...

http://qihuangzhishu.com/1009/104.htm

秋伤于湿生咳嗽_《此事难知》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三句相通.其理与不相通大抵理与通.不必拘于文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以意逆志为得之矣故曰.伤于风说作人为风所伤非也.若是则止当头痛恶风自汗何以言夏为飧泄哉.今言伤于风.即是时伤令也明矣.经云.东方来者为婴儿风其伤人也...

http://qihuangzhishu.com/859/17.htm

伤于寒春必病温大意_《时病论歌括新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概述《黄帝内经素问》云:"伤于寒,必温病。"是说明伏气之为病也。伤于寒,甚者即病,则为伤寒。微者不即病,其气伏藏于肌肤或少阴,至春阳气开泄(注1),外邪乘之,触动伏气乃发为诸温(亦偶有不因外邪而触发的)。然伏气之邪,因人而异,藏...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binglungekuoxinbian/1041-9-1.html

论_《素问悬解》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故刺散腧,及于分理,血出而止,甚者传气,间者环也。夏刺络腧,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痛病必下。秋刺皮肤,循理,神变而止,上下同刺腧窍,及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春夏秋冬,各有所刺,其所在。四时刺逆从论: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

http://qihuangzhishu.com/1290/70.htm

伤于寒春必病温及冬不藏精必病温治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尝读《内经》有“伤于寒,必病温”之语,此中原有深义,非浅学人所易窥测也。乃笃信西说者,据病菌潜伏各有定期之说,谓病菌传于人身,未有至一月而始发动者,况数月乎?因此一倡百和,遂谓《内经》皆荒渺之谈,分毫不足凭信。不知毒瓦斯之传染有菌,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321.html

更年期自我调节办法_更年期保健_【中医宝典】

...略有迟早和长短,但一般从45岁左右开始。近年来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都市女性甚至出现更年期提前到30多岁的迹象。专家建议,这一时期的女性要注重自我调节,可学学中医的情志调养,以一颗“处变不惊”的平常心去面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具体可从5...

http://zhongyibaodian.com/nvxingbaojian/a856.html

治疗习惯性便秘主要靠自我调理_普外科痔疮_【中医宝典】

...习惯性主要是生活、及排便习惯的改变以及心理因素等原因导致,对其治疗如果不纠正这些起因,效果往往较差。药物治疗只是临时之举,长期依赖泻药只会逐渐加重便秘程度,生活调摄才是根本治疗。 自我调摄首先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不论是什么时间,最好...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3400.html

社的解释_社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古時於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社。於此日祭祀土神,以祈農事豐收。 禮記.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嘗、烝、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 宋.陸游.遊山西村詩:「簫鼓追隨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

http://hanwen360.com/c/80147.html

伤于风夏生飧泄,秋伤于湿生咳嗽_《侣山堂类辩》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土之门,脾脉贯胃络嗌。)阳受风气,阴受湿气。风乃阳邪,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阳病者,上行极而下,故伤于风,夏生飧泄。湿乃阴邪,故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秋伤于湿,生咳嗽。此天地阴阳之邪,随人气之上下升降者也。(夏生飧泄...

http://qihuangzhishu.com/803/13.htm

病夏治艾灸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病夏治虽然好,对于一些皮肤高敏等不适宜采用中药外敷治疗的人可采用艾灸方法。 病夏治,很多人都知道是中药外敷,也就是天灸,这是病夏治最常用的一种,但其实病夏治的方法很多,除了中药外敷,还包括艾灸、饮食疗法、拔火罐、热疗(日光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29.html

共找到138,41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