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出现脉搏不齐,过速或过缓。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要警惕是否得了冠心病。为尽早发现,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相关体检。如果查出有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应该每5年进行一次(或更多次)胆固醇化验。此外,每年进行一次血压检查和血糖检查也很有必要。 ...
...摄入,不但能降低血脂,而且能降低餐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和血糖、胰岛素水平。此外,某些不良习惯应予改变,如酗酒、吸烟;(5)严禁暴饮暴食,尤其晚餐不宜过饱,以免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易导致...
...说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共同参与了不稳定性心绞痛病情进展。进一步研究表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是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D-二聚体 D-二聚体是血栓活化的分子标志,也是体内纤溶系统激活的标志。冠心病...
...36.1%可归因于高血压,其中44%的急性脑卒中事件和23.7%的急性冠心病事件因于高血压。这项对比3万余人10年前后心血管病发病情况证实,与理想血压相比,患有2级高血压(160~179/100~109mmHg)将使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危险达到...
...进一步缺血,提高冠心病突发的可能。 而且,消化能力本身就很弱的老人,肠胃消化力和心血管循环机能比同样患冠心病的中年人要弱很多,所以正餐时吃得过饱对老年冠心病人来说更危险。 此外,老年人饥饿时,也容易出现心慌、头晕、头痛、出汗、视力模糊、眼前发黑...
...-4)。表7-4 主要危险因素的冠心病比值比(OR)危险因素BSEORP年龄0.69700.25732.00770.006749吸烟0.41870.16691.52000.012136高脂饮食习惯...
...流行病学有效的方法测量有关的危险因素,用可靠而准确的统计方法排除混杂,就能得出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情况的结果。...
...冠心病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疾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对冠心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包炎的根本措施是要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冠心病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1.一级预防 主要包括两部分:①对整个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正常人内皮功能的损伤;详细阐明了血管内皮功能的超声检测评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量化了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的判断标准和其应用价值等。有关专家们称该研究找到了一种简便、经济、准确、安全、无创的检测方法,对冠心病早期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
...患者,这些患者在9个月期间因急性缺血性中风住院。 研究人员报道说,经mri证实,这些患者中29位有鼻窦炎的次要诊断。该组中97%至少有一种已知的中风危险因素,但是这些患者中没有一例以前曾使用含有苯丙醇胺的药物治疗。入院前不久,29位患者中6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