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形察色_《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眉间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此言人面之部位.分发脏腑.以诊其色也.面分三停.上为阙.阙下为下极.即山根也.以阙论则处下.合鼻言之.则适居于中.故称极焉.是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huitongyijingjingyi/767-7-8.html

地上三阴三阳说_《内经博议》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司天以地上三阴三阳.奉天六元.然上下不类.而以奉之.未解何义.又不解地上三阴三阳.何以定位内经未之发明.请试论之.予前既明六元之着.盛于三阴三阳之定位矣.此六元之正义也.乃于其对.亦必三阴三阳奉之.岂三阴三阳未有定义定位乎.夫天地之大气...

http://qihuangzhishu.com/726/11.htm

基因定位_《医学遗传学基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序列。基因定位(gene location)是用一定的方法将基因确定到染色体的实际位置。这是现代遗传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将不同的基因确定于染色体的具体位置之后,即可绘制出基因图(gene map)。有两种基本方式制作人类染色体的基因图: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yichuanxuejichu/956-9-0.html

内经》制怒方法初探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大量涉及“怒”的内容,成为后世医家发挥和完善中医情志理论的基础。由于怒对人体的影响以消极为主,所以研究制怒方法对于养生保健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较高的实践价值。本文试从《内经》原文出发探讨制怒的方法。 脏腑精气生怒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303.html

最早提出血液循环学说--《黄帝内经》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指出:“心主身之血脉”,认识到血液在脉管内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 还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内溉五脏,外濡腠理。”这把心脏与全身血脉的联系,血液在经脉中呈循环式的运行,内及于脏腑,外布于肌肉,并为无休止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62.html

内经针法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书,各八十一篇。主要从阴阳、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按摩、方药、疾病、摄生等各方面,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治疗方法作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内经》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08.htm

关于李经纬《内经图》全释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内经图》与《内景图》实际上可能都源于《黄帝内经》之有关内容,而《内经图》之命名,可能包含着“内丹修炼”经典之意。 二、《内经图》与中医学、道家的关系 从《内经图》的内容实质来看,所示人体脏腑经络生理与解剖部位关系看,与中医学健康长寿、养生...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26.html

头颅CT定位围针治疗MID_【中医宝典】

...近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与广东省第二工人医院针灸科合作,应用广东省名中医杨文辉教授治疗脑病的经验,以“头颅CT定位围针法”治疗多发梗死性痴呆(MID)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日前,他们又通过临床观察验证了这一方法的疗效,探讨了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2904.html

卷上·治病必分经络脏腑论_《医学源流论》

...病之从内出者,必由于脏腑;病之从外入者,必由于经络。其病之情状,必有凿凿可征者。如怔忡惊悸为心之病,泄泻臌胀为肠胃之病,此易知者。又有同一寒热而六经各殊,同一疼痛而筋骨皮肉各别。又有脏腑有病而反现于肢节,肢节有病而反现于脏腑。若不究其病根...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07.html

腧穴学总论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腧与“输”通,有转输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腧穴在《内经》中有“节”、“会”、“气穴”、“气府”、“骨空”、“溪”等名称。《甲乙经》中称为“孔穴”、《圣惠方》中称为“穴位”。 腧穴是针灸施术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59.html

共找到38,32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