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承祯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

...唐代道士,知医。字子微,号白云子。洛州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因淡于功名而为道士。尝学习养生之道,尤其是辟谷、导引、服饵。唐睿宗、玄宗及武则天时均召其入京,赏赐甚丰,并曾于王屋山修坛供其居住。着《天隐子养生书》一卷行世,内分神仙、易简、...

http://qihuangzhishu.com/193/513.htm

《内经》中的情志养生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应,养生之道也。” 春季戒暴怒,忌情怀忧郁,要心胸开阔,乐观愉快,使情感随春天生发机而生,自然界阳气萌动的规律一致。夏季万物茂盛,情感也应随盛夏而充盛饱满,但夏日炎热,易致心绪烦躁,应静神宁心,不急躁,即“使志勿怒”,以防止加重热邪。...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694.html

清心养生八法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祖国医学在发展中形成了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特点,并特别重视清心养生的研究。 养生之道,贵在得“法”。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不但要有清心的健康精神,还要有适性适人的养生方法。因此,要掌握中华养生之道,还必须讲究具体的清心。 静思冥想法 ...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17.html

清明节养生之道_节日养生_【中医宝典】

...。各地清明虽都有祭祖习俗,但其祭祖的方式各不相同。人们把清明称为“鬼节”的意义上看,插柳、戴柳似有驱邪避煞、消灾解祸的作用,所以,民间还把清明称为“寒食节”。也就是在清明这一天,有不动灶火,忌食热食,否则要遭到神的惩罚的说法。 就中医养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313.html

因时养生的原则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四时阴阳者,万物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则灾害生,从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简要告诉人们,四时阴阳气,生长收藏,化育万物,为万物根本。春夏养...

http://qihuangzhishu.com/152/120.htm

娱乐养生的意义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故具有怡养神情作用。娱乐活动的形式多样,动静不拘,可动静结合,柔刚相济,既可调养心神,又能活动筋骨,因而具有形神兼养功。由于娱乐养生是将养生娱乐相结合的一种完善形式,养、乐结合,寓养于乐,故有身心兼养的作用。娱乐养生的活动主要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13-1.html

汉唐时期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

...们逐渐将黄老之学神仙结合,形成为具有宗教色彩的黄老道。宣称他们的那套“养神保真”之法,可以长生不死,得道成仙。然而人不能永远活下去,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养生学应摒弃其荒谬的成仙思想,而取其养生。事实上历代道家养生名家几乎都是以其...

http://qihuangzhishu.com/152/9.htm

中医养生防病观点ABC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黄帝内经》荟萃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从医学角度探讨养生长寿,创造了不少养生理论和方法。 自然观 “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逆则灾害生,从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002.html

春季养生之道白话解_【中医宝典】

...尽量满足,使生长、渴求、付出,都能得到相应的回报,使一切所求如愿。这是春气仁性好生的体现,属于养生之道。如果相逆就会伤肝,到夏季不能化火,造成心气内寒,供奉夏季生长壮大的资源就缺少了。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37.html

睡眠养生_中医养生_【中医宝典】

...,最灭火 睡觉睡到自然醒 睡眠养生 调整阴阳 睡眠养生法 睡眠养生莫用硬枕头 睡眠养生三关键 睡眠养生之道 睡眠养生关键 睡眠也是一种养生 睡眠知识的对和错 睡前保健方法多 睡前小动作 养出好血气 睡前养生福寿操 四季养生:子午觉 夏季...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shuimianyangsheng-743-1.html

共找到520,67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