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过去称为非特异性尿道炎,有时与同时或交叉感染。当按淋病用青霉素治疗后,培养或涂片找不到淋球菌,而尿道炎症状持续不消退,则被称为淋病后尿道炎即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与淋病的区别主要有四点: 1、发病缓慢。传染后1—3周...
...非淋菌性和的主要区别如下:(1)病原体不同;(2)临床症状不同;(3)治疗方法不同。 和淋病的主要区别如下: (1)病原体不同。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白色念珠菌、阴道毛滴虫等,而淋病的病原体是淋病双球菌。 (2)临床...
...淋病(Gonorrhea)是由淋病双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是最常见的性病之一,其主要表现是淋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淋球菌还可以由尿道或宫颈局部扩散感染,引起附睾炎、盆腔炎;也可以经血行传播引起播散性淋病。此外也可引起眼、咽部、...
...性也称淋球菌性结膜炎,是一种发病极为迅速、传染性极强、对组织破坏较大的化脓性结膜炎,常作为眼科急症处理的眼病。 淋病性结膜炎的致病菌为淋病奈瑟氏菌,婴幼儿主要经产道分娩受感染,成年人主要通过性传播而感染。此病发病迅速,婴幼儿常在出生后2天...
...淋病属于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淋病是由淋病性双球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其感染途径绝大部分是通过不洁性交传染的,少数也有由于洗澡等接触病人衣物而间接传染的。这种病患者本人完全可以预防和自行辨别出来。一般在不洁性交、性接触或...
...淋病是淋病双球菌引起的急、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引起泌尿生殖器粘膜的炎症,属于性传播性疾病之一,自1944年使用青霉素G治疗淋病后,发病率曾一度下降,60年代后,发病率又逐年上升,我国自70年代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其原因如下:1. 耐药...
...淋病是淋病双球菌引起的急、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引起泌尿生殖器粘膜的炎症,属于性传播性疾病之一,自1944年使用青霉素G治疗淋病后,发病率曾一度下降,60年代后,发病率又逐年上升,我国自70年代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其原因如下:1. 耐药...
...病原体,可作脓性分泌物镜检或培养。【预防和治疗】为预防结膜炎,新生儿生后常规使用硝酸银、红霉素或四环素眼膏或眼液。目前没有药物预防衣原体引起的包涵体结膜炎。如果母亲有淋病,新生儿应注射头孢三嗪。头孢三嗪可预防眼睛和其他部位的淋球菌感染。治疗...
...非淋菌性和的主要区别如下: (1)病原体不同。的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白色念珠菌、阴道毛滴虫等,而淋病的病原体是淋病双球菌。 (2)临床症状不同。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症状是分泌物呈乳白色,以慢性尿道炎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淋病的开始症状...
...注意个人卫生:不注意经期卫生,月经期性交或不洁性交等。 5、其他部位的感染:身体其他部位有感染未经及时治疗时,病原菌可经血行传播而引起输卵管炎、卵巢炎,多见于结核性疾病。 6、其他炎症:盆腔或输卵管邻近器官发生炎症如阑尾炎时,可通过直接蔓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