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2008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药学会理事长桑国卫等为16个药学科研单位和集体颁发了“2008年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纵览今年的获奖成果可以发现,新型给药系统的基础研究...
...基础胃酸分泌量指在无食物、药物刺激状况下,连续1h的胃酸分泌量。 降低:见于萎缩性胃炎、胃癌、胃扩张、恶性贫血、口腔化脓性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升高:见于十二指肠溃疡等; 明显升高(>15mmol/h):见于胃泌素瘤。...
...,因而不放大免疫及回忆反应,持续时间短。 2.多糖-载体蛋白结合菌苗 即将荚膜多糖抗原与载体蛋白(常用白喉或破伤风类毒素)结合,增强了免疫原性,使机体免疫应答加强,并有持久的回忆反应,应用于1~18个月的婴幼儿,效果达80%~90%。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研究重大专项“我国名贵珍稀动物药的基础研究”近日在长春通过验收。验收专家组认为,该研究已达到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我国名贵珍稀动物药的基础研究”项目是由长春中医药大学作为牵头单位,于2004年申报立项的...
...基础胃酸分泌量(BAO)指在无食物、药物刺激状况下连续互小时的胃酸分泌量。 基础胃液量为10~100ml,BAO3.9±1.98mmol/h,pH在 0.8~1.8之间。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复合性溃疡时,BAO及PAO均增高,BAO>5...
...调理作用摄取抗原。这个过程也称为内吞作用(endocytosis)。二、抗原加工T细胞通常不能识别天然蛋白抗原的决定簇。被APC摄入的天然抗原须在胞内通过代谢而修饰成能与MHC-Ⅱ类分子结合的、具有强免疫原性的肽段,此过程称为抗原的处理(...
...,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来支持。1.基础文化知识具备高中文化程度,掌握相应的数、理、化知识,是深入理解医学、护理学理论的必备条件。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护士必须学会尊重人,理解人,进而才会真诚地关心人,体谅人。因而,...
...为急性腹痛、便秘、呕吐、周围神经运动障碍(如肌无力、麻痹)以及精神症状(幻觉、精神错乱、焦虑等),尿中和粪中卟啉及卟啉前体物质增多。不同酶缺乏是形成各种类型的遗传基础。病人的缓解期可无症状,仅有尿和粪中卟啉类物质排泄增多。但多种药物,可诱导...
...作用。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机制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方面,这两种机制不是孤立存在和单独发挥作用的,它们相互协作共同杀伤肿瘤细胞,一般认为,细胞免疫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方式,体液免疫通常仅在某些情况下起协同作用。对于大多数免疫原性强的肿瘤,特异性...
...的。病毒首先丧失的是引起麻疹粘膜斑的能力,其次是发疹能力,再次是发热反应,最后才是免疫原性。利用这一规律,我们把麻疹病毒的减毒程度控制在致病力消失,尚留有免疫原性的阶段,制成疫苗,给易感者注谢,就可以临床上不发病,但却获得了对麻疹的特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