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达氏反应组合检查_检查项目_【疾病大全】

...伤寒副伤寒患者发病12天后血清中可产生特异性抗体,并逐渐上升,至第4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肥达反应,又称伤寒血清凝集试验,是诊断伤寒副伤寒的血清学试验,以检查血清中抗体效价及其增长幅度。 (1)升高: ①O、H凝集价均升高,可诊断...

http://jb39.com/jiancha-zuhe/FeiDaShiFanYing274340.htm

斑疹伤寒伤寒_【中医宝典】

...伤寒斑疹伤寒是病原体不同的两种疾病。由于两者都有持续发热、出疹等共同症状,直至18世纪伤寒斑疹伤寒仍归属一类。 伤寒是由伤寒引起的急性肠道流行病学措施来预防该病,尼科尔因此而获诺贝尔医学奖(图3)。后来尼科尔又证明地方性斑疹伤寒是由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9700.html

真菌性肠炎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真菌性肠炎_查疾病_【疾病大全】

...阿米巴滋养体和夏科-雷登结晶。乙状结肠镜检见肠黏膜散在溃疡,边缘整齐,充血隆起,溃疡间黏膜正常。溃疡涂片或活检可见滋养体。 (4)伤寒副伤寒副伤寒丙可呈胃肠炎型发作,但病程短,预后好,多在3~5天内恢复。伤寒副伤寒甲、乙以高热、全身...

http://jb39.com/jibing-zhenduan/ZhenJunXingChangYan267028.htm

真菌感染的诊断_如何鉴别真菌感染_查症状_【疾病大全】

...阿米巴滋养体和夏科-雷登结晶。乙状结肠镜检见肠黏膜散在溃疡,边缘整齐,充血隆起,溃疡间黏膜正常。溃疡涂片或活检可见滋养体。 (4)伤寒副伤寒副伤寒丙可呈胃肠炎型发作,但病程短,预后好,多在3~5天内恢复。伤寒副伤寒甲、乙以高热、全身...

http://jb39.com/zhengzhuang-zhenduan/ZhenJunGanRan339093.htm

沙门氏杆菌_《医学微生物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在研究中的贡献较大,遂定名为沙门氏菌属。目前至少有67种O抗原和2000个以上血清型,所致疾病称沙门氏菌病。根据其对宿主的致病性,可分为三类:①对人致病;②对人和动物均致病;③对动物致病。人类关系密切的沙门氏菌有:伤寒沙门氏菌(S....

http://qihuangzhishu.com/963/116.htm

其他沙门菌感染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其他沙门菌感染_查疾病_【疾病大全】

...病毒性胃肠炎、弯曲菌性肠炎和耶氏菌性肠炎等相鉴别。 2.伤寒败血症型的鉴别诊断 伤寒副伤寒与其他沙门菌感染比较,伤寒副伤寒的发热时间较长,病情较重。伤寒副伤寒有相对缓脉、玫瑰疹,可发生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而其他沙门菌感染则罕见...

http://jb39.com/jibing-zhenduan/QiTaShaMenJunGanRan264531.htm

伤寒斑疹伤寒区别_【中医宝典】

...伤寒斑疹伤寒是病原体不同的两种疾病。由于两者都有持续发热、出疹等共同症状,直至18世纪伤寒斑疹伤寒仍归属一类。 伤寒是由伤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立克次氏体是介于最小细菌(巴尔通氏体)病毒之间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伤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9701.html

布氏菌肺炎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布氏菌肺炎_查疾病_【疾病大全】

...结核杆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 2.伤寒副伤寒 稽留热、玫瑰疹、出汗不著,肥达氏试验阳性,血培养分离为伤寒副伤寒杆菌。 3.疟疾 发热急剧,周期性寒战,发热反复发作,脾大明显,血液或骨髓涂片可找到疟原虫。 4.风湿热 ...

http://jb39.com/jibing-zhenduan/BuShiJunFeiYan260162.htm

鉴别诊断_《传染病》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胃肠炎型沙门氏菌感染应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嗜盐杆菌食物中毒等相鉴别;类伤寒型、败血症型应伤寒副伤寒和其它细菌引起的败血症相鉴别;沙门氏菌引起的局部化脓感染型其它细菌所致者,...

http://qihuangzhishu.com/966/250.htm

预防_《传染病》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降低伤寒发病率的关键性措施。因此,应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卫生宣传工作,搞好“三管一灭”(粪便管理、水源管理、饮食卫生管理和消灭苍蝇)。养成良好卫生饮食习惯,坚持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吃不洁食物等。(三)提高人群免疫力目前...

http://qihuangzhishu.com/966/238.htm

共找到285,68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