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极治疗和预防引起血栓的原发疾病是防治周围动脉栓塞的关键。 2.在进行导管插入和手术的过程中,手法要轻柔,防止使血管壁上的斑块脱落或操作时带入异物,造成血栓栓塞。...
...85%,岩骨段占10%。颈内动脉栓塞多发生在颈部挫伤后患者可有短暂性大脑缺血性发作,随后出现神经系统病征,此为颈内动脉栓塞的特征。解除血管痉挛和抗凝血治疗,可控制血栓发展。必要时行颈内动脉取栓手术。...
...心包炎)。有学者认为至少有1/3的PT患者是多种危险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 1.门静脉高压症 多因各种病因的肝硬化及充血性脾大所致。主要是由于门静脉压力升高,造成门静脉及其属支的向肝性血流的减少和血流速度的减慢造成涡流而致血小板堆积形成血栓。 2...
...常有门静脉血流郁滞、高凝、或血管损伤的诱因。起病较缓慢。表现为腹部不适、便秘或腹泻。数日或数周后,随着血栓蔓延扩大,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影响肠曲生机时,突然发生剧烈腹痛,持续性呕吐,腹泻和血水样便比动脉栓塞更为多见。体检时可见腹胀、腹部压痛...
...发生错义突变(G→A),致使因子Ⅴ分子第506位氨基酸由Arg变为Gln,从而不受APC的裂解。突变形成的因子Ⅴ仍具有正常的促凝活性,又能抗拒APC的裂解作用,致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其他遗传性缺陷还有因子Ⅴ306位点突变、因子Ⅷ变异等。...
...,随着病情进展,可造成患肢浅静脉扩张、湿疹、难愈性溃疡等,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命质量。 静脉血管腔内手术操作的最大危险,是血栓脱落导致致命性肺动脉栓塞。为了防止意外发生,治疗组医师采取术前先在下腔静脉置入滤器的措施,以阻挡术中可能脱落的血栓。...
...迅速死亡。羊水栓塞有50%并发DIC。因为妊娠期凝血因子增加,纤溶活性降低,本身即呈高凝状态,而羊水中富含凝血活酶,一旦进入血流,可引起急性DIC,出现暂时性高凝状态,使血中纤维蛋白原下降,同时激活纤溶系统,使血液由高凝状态迅速转入纤溶状态...
...主要用抗凝疗法的原因之一。栓塞近端动脉继发性血栓则由于血流滞缓,正常的轴流发生紊乱,血液中有形成分沉积和血液发生凝固所致。这种血栓与动脉内膜粘连常较松,较易摘出。继发性血栓常在栓塞发生后8-12h,伴行静脉也可继发血栓形成,发生时,肢体血流...
...不明显,病变发生1周后,开始有低热、脉率快、白细胞轻度升高,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约55%发生于分娩或手术后3周内,一般发病在产后7~10天,最早在第2天,迟在6周之内,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若孕妇在未孕前已存在血栓形成倾向或已有既往血栓栓塞史,在...
...(一)治疗 周围动脉栓塞治疗的目的是尽早移除或溶解血栓,使血管再通,恢复血液供应,挽救缺血的组织细胞,尽可能避免坏死的发生。组织是否坏死与治疗的早晚密切相关。Shumacker曾经报道,发病6h内治疗者肢体存活率达95%;12h以内治疗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