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医书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千金要千金翼金匮要略方论外台秘要金匮要略等。校正医书局的工作的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基本结束,但刊刻工作大约在绍圣年(公元1096年)才正式结束。校正医书局的成立是我国医政史上的一个创举,它集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18.htm

卷一_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寒论论伤寒,金匮要略论杂病,乃仲景全书。伤寒论得成无己创注,续者五十余家,故得昌明宇内∶金匮要略人罕言之,虽有赵良、徐彬等注释,但其文义古奥,系千载残编错简,颇多疑义,阙文亦复不少,承讹袭谬,随文蔓衍,宜后人视为迂远,...

http://zhongyibaodian.com/dingzhengzhongjingquanshujinkuiyaolvezhu/666-4-0.html

卷上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_金匮要略

...升,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滓,熏洗,目服。 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雄黄熏万 雄黄 右一味为末,筒瓦二枚合之,烧,向肛熏之。脉经云:病人或呼吸上蚀其咽,或下焦蚀其肛,阴蚀上为惑,蚀下为狐,狐惑病者,猪苓字散主之) 病者脉数,无热微烦...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35.html

五科凡例_极一病证方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学医,必识五科七事。五科者,脉病证治,及其所;七事者,所复分为。故脉以识病,因病以辨证,随证以施治,则能事毕矣。故曰∶有是脉而无是诊者,非也。究明,内外不滥,参同脉证,尽善尽美。凡学脉,须先识七表八里九道名体证状,了然...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yinjiyibingzhengfanglun/627-6-2.html

战国至东汉时期(5)伤寒杂病论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校订此书时,伤寒论已有传本,就把上卷删去只保留中、下卷部分。为了便于临床应用,又把下卷的方剂分另列在各种病证之下,重新编为上、中、下卷。此外,还采集各家方书中转载张仲景治疗的医方及后世一医家的良方,分类附在每篇之后,命名为金匮要略...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73.html

伤寒辨正_极一病证方论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论伤寒,惟说足阳,六经传受,愈否日数,及各随其脏腑经络,流注去处,而证以行汗下,并两感脉应病形而已。至张长沙以伊芳尹汤液作治法,兼述伤风暑湿等,详略不同,格量互显,使后学举隅而反。至晋不解其义,随行编集,遂行于世,此后...

http://qihuangzhishu.com/627/137.htm

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日本者,日刻本也不少,日本医学家之研究金匮要略而有专著流传至中国者,有10余种之多。关于将伤寒论金匮要略并作重编、论者,日本名家之专著流传中国者有近20种,由此可见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在日本的影响之广泛和深远。在日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34.htm

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日本者,日刻本也不少,日本医学家之研究金匮要略而有专著流传至中国者,有10余种之多。关于将伤寒论金匮要略并作重编、论者,日本名家之专著流传中国者有近20种,由此可见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在日本的影响之广泛和深远。在日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44.htm

金匮要略简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秦伯末编着。作者认为:“钻研仲景著作。主要是学习他的辨证和治法”(见本书虚劳病),遂打乱旧制,按病分为痉病、湿病、暍病、疟疾、虚劳病、消渴病、黄疸病、妇科病等37类、分列金匮要略原文,列举证治予以简释。原系中医杂志连载稿...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591.htm

金匮要略简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秦伯末编着。作者认为:“钻研仲景著作。主要是学习他的辨证和治法”(见本书虚劳病),遂打乱旧制,按病分为痉病、湿病、暍病、疟疾、虚劳病、消渴病、黄疸病、妇科病等37类、分列金匮要略原文,列举证治予以简释。原系中医杂志连载稿...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05.htm

共找到633,19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