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的比例在逐年上升,可以说其中相当大部分是在对癌前疾病随访过程中发现的。做好这个工作,必将大大改观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预后。胃癌的癌前变化主要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手术后残胃、胃息肉、胃粘膜巨大皱襞症和胃粘膜的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
...国医网消息 据研究人员说,引起胃溃疡的螺旋也是引发胃癌的首要根源。研究人员认为,医生可以用抗生素杀死这种细菌从而预防胃癌。对这种细菌进行的新研究发表刊登在近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这一研究是由日本吴港一家医院的医生领导的。 日本的研究...
...英国和日本科学家近日通过研究发现,爱吃过咸食物的人患胃癌的危险是普通人的两倍。研究人员对约4万名日本男性和女性的食物结构及身体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他们发现那些经常吃特别咸食物的人最容易患上胃癌。目前,胃癌已经成为全球第四普遍发作的癌症。 ...
...50年代后,胃癌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呈现持续性下降,普遍认为主要与膳食方式的改变及电冰箱的普及有关。 我国在1973~1975年进行了全国死因回顾调查,发现西北河西走廊一带及东部沿海是我国胃癌高发地区。随后,通过全国十一个高发区和低发区胃癌...
...就世界范围而言,胃癌仍然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每年约有16万人死于胃癌。胃癌发病率有很大的地区差别、我国西北各省及东南沿海一带,属胃癌高发区。欧美某些国家,甚至包括日本,近年来胃癌发病率明显下降。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胃癌多发生于...
...大多数发生在中年以后,多见於40~60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50岁,仅5%的患者年龄是在30岁以下。 以性别而论,胃癌在男性较女性为常见,国外男女胃癌的发病比例不到2:1,而我国胃癌男性患者远较女性患者为多,其比例约为3~4∶1。 ...
...最近有研究资料表明,经常吃夜宵者胃癌的发病率增加。 日本是胃癌的高发国家,其医学专家对胃癌的研究也最多,尤其是饮食与胃癌的关系研究更为深入。日本医学专家对30—40年龄组的人进行了多年的饮食状况研究发现,在胃癌患者中,晚餐时间无规律者占...
...第三节 胃癌 胃癌是由于正气内虚,加之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原因引起的,以气滞、痰湿、瘀血蕴结于胃,胃失和降为基本病机,以脘部饱胀或疼痛、纳呆、消瘦、黑便、脘部积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恶性疾病。 据文献记载,胃癌的发病率约为整个消化道癌肿的...
...经医院明确诊断,确诊为胃癌时,一定要抓紧时机进行手术,尤其是早期胃癌的效果更佳,术后3年存活率为97.8%,5年存活率为90.9%,10年存活率为61.9%。 1981年报导早期胃癌5年存活率达98%,最近报导微小胃癌5年存活率达100%...
...介绍,在我国的消化道肿瘤中,以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有大量医学研究资料显示,胃癌很少直接从正常的胃黏膜发生,往往有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即常常先存在有胃的癌前变化。胃的癌前变化可分为癌前疾病(或称癌前状态,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残胃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