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种新的传染病,发病年龄可以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预防: 1)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 2)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 3)流行季节,可用中药板蓝根...
...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资金募捐。由于夏季到来,像、等的高发期临近,疾控专家在现场教授了深圳市民家庭消毒的小技巧,让深圳市民可以从身边做起预防手足口病。 在咨询现场,有不少家长询问手足口病疫情情况和防治知识。有关专家表示,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是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
...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但1mol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可提高病毒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三、流行病学 (一)流行概况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
...因此,可以将睫毛比喻为眼睛的警卫员。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的睫毛都排列得那么整齐,其中最常见的疾病就是倒睫。那么什么是倒睫呢?倒睫并不是指睫毛倒着生长,而是说睫毛由原来向眼球外前方生长变成向内生长,以致睫毛能触及到眼球。倒睫可以是一、两根,也...
...通常不严重。几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疗便可康复。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其他常见的并发症有:心肌炎、脑炎或脑膜炎、肺炎、肺水肿、脊髓灰质炎样肢体瘫痪、...
...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之一,传播快、易流行,多在夏秋季节流行,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患儿疼痛难忍,时时啼哭、烦躁、流口水,不能吃东西,尿黄,重者可伴发热、流涕、咳嗽...
...5月20日,新民网从上海市卫生局获悉,日前市卫生局印发了《上海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指南》。 《指南》从中医角度介绍了手足口病的预防、治疗和恢复的方法。 预防方面: 1,服用中成药,如双麦冬10g。每日1剂。 ...
...高热惊厥是指小儿高烧(39度)时伴有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其特点:1、多数 6月-3岁孩子。2、体温在30度以上开始抽搐。3、抽后恢复原状。4、部分儿可反复发作。 为什么小儿容易发生高热惊厥,因为 期小儿 发育不完善,大脑的兴奋 ...
...的水疱很快破溃而形成糜烂面。手足口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源为疱疹液、咽喉分泌物、粪便污染的手、玩具等,可以在1至2周内自愈。医生表示,手足口病应预防为主,最重要是注重个人卫生,保持空气流通;饭前便后应及时洗手。患者应留在家中,直至热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