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乳治法_《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产妇三种乳脉不行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虚当补之,盛当疏之。盛者,当用通草、漏芦、土瓜根辈;虚者,当用成炼钟乳粉、猪蹄、鲫鱼之属,概可见矣。漏芦散治乳妇气脉壅塞,乳汁不行;及经络凝滞,乳内胀痛,留蓄邪毒,或作痈肿。...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yinjiyibingzhengfanglun/627-22-3.html

产妇盆腔炎怎么治疗_【妇科宝典】

...盆腔炎是女性朋友很容易得的妇科疾病之一,特别是产后的女性朋友由于抵抗力比较低,导致细菌很容易侵入,这样就会引起盆腔炎,那么产妇得了盆腔炎怎么办呢,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呢,今天我们就为大家做一个详细的解答,为产妇朋友解答疑惑。 盆腔炎的高发性...

http://jb39.com/fk/18102.html

乳汁不通_《沈氏女科辑要》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涌泉散∶山甲炮研末,酒服方寸匕,日服;外以油梳梳乳即通。(见《经疏》)陈自明《妇人良方》曰∶予妇食素,产后七日,乳汁不行。赤小豆一升,煮粥食之,当夜即行。一妇乳汁不行,煎当归八钱服,即通。王不留行、白通草,穿山甲是要药。...

http://qihuangzhishu.com/834/71.htm

乳汁不足的食疗菜谱_中医食疗妇科食疗_【中医宝典】

...放入丝瓜和豆腐。注意:须在一两天内吃完。 饮食禁忌: 1、韭菜,凉性食物,退奶的作用。 2、人参,产妇最好不要吃。它不仅退奶的作用,还容易造成子宫收缩和出血。 3、麦芽饮品,炒熟的麦芽退奶的作用。 4、酒精,适量饮用有助于乳汁分泌,...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b33428.html

乳汁不通_《胎产秘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产后乳汁不通,其故∶一由气血两虚,乳来稀少;一由气闭血滞、壅塞不行。盖妇人多忧思忿怒,忧思则气结而血亦结,忿怒则气逆而血亦逆,甚至乳硬管塞,胁痛烦热。故方于通乳药中多用香附、木香、青皮者,以行气故也。用王不留行者,通乳而兼行血也。若惟...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chanmishu5698/295-4-41.html

乳汁自流不禁门主论_《疡医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冯鲁瞻曰∶其乳汁自出者,若胃气虚而不能敛摄津液者,宜补胃气以敛之;若气血大虚,气不卫外,血不荣里,而为妄泄者,宜调补荣卫以止之;若未产而乳自出者,谓之乳泣,生子多不育;若产妇劳役,乳汁涌下,此阳气虚而厥也,独参汤主之。(《锦囊》)乳汁...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yidaquan/344-25-15.html

产后乳汁不行属亡津液_《女科经纶》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大全》曰∶妇人乳汁,气血所化,不行者,由气血虚弱,经络不调所致。或谓产后必乳,乳虽胀而产后作者,此年少之人,初经产乳,风热,须服清利之药则乳行。若累经产而无乳者,亡津液故也。须服滋益之药助之。若乳不甚多者,须服通经之药,仍以羹 引...

http://qihuangzhishu.com/670/567.htm

哺乳期与乳汁缺乏(附:回乳)宜忌原则_【中医宝典】

...肝郁气滞,导致乳汁缺乏,或是乳汁而不下,甚至无乳汁的现象,这就需要配合饮食调养了。 宜忌原则 在哺乳期内,一方面为了调养好产妇的身体,另一方面也为了能使婴幼儿足够的营养,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一般宜多吃些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的食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8115.html

乳汁少_《卫生易简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又方 用漏芦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又方 用白僵蚕为末,每服钱,酒一盏、芝麻、茶少许同调热服,仍用木梳于奶上梳十遍,乳汁自足。又方 用赤小豆煮汁顿饮,乳如泉流。治气脉壅塞,乳汁不行 用漏芦半两,蛇蜕炙三条,栝蒌三个急火烧存性,为末。每...

http://zhongyibaodian.com/weishengyijianfang/645-16-17.html

产妇月子里的常用食品_育儿宝典_孕妇分娩_【中医宝典】

...产妇在月子里的食物主要以下些种类: -炖汤类,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促进食欲及乳汁的分泌,帮助产妇恢复身体。鸡汤,排骨汤、牛肉汤、猪蹄汤、肘子汤轮换着吃,其中猪蹄炖黄豆汤是传统的下奶食品。 -鸡蛋,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含量高,消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8367.html

共找到480,00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