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五脏之气虚弱,不能滋养充达,以故骨脉不强,致令肢体痿软。然其要,总归于胃。盖胃者,水谷之海,五脏之本,六脏之大源也。治法必先以脾胃为主,俱用中益气汤,以滋化源,兼服地黄丸。仍令壮年乳母哺之,多能全角。(薛立斋)硬者,仰头吸气,难以动摇,气...

http://qihuangzhishu.com/472/609.htm

风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山茱萸半两,熟干地黄1两(净洗,焙干,为末)。【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凉心膈,元阳。主心经积热,思虑过多,一切漏精白浊,久则饮食减少,转成劳伤;淋病。【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空心以盐酒、盐汤任下;如淋病,...

http://zhongyaofangji.com/l/liangbufeng.html

刺应五脏_《针灸素难要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刺有,以应五脏。一曰半刺,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二曰豹文刺,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三曰关刺,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sunanyaozhi/780-8-5.html

饮食宜调和 五味五脏 探源《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②_【中医宝典】

...□马作峰 王平 张六通 湖北中医药大学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饮食五味是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在强调五味对五脏具有补益作用的的同时,也提出了五味可以损伤脏腑的理论,并花费大量笔墨对五味损伤脏腑的规律和表现进行了详细论述。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554.html

五脏虚实补泻之法_《幼科发挥》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按五脏虚实补泻之法.引经解之.经云.邪气盛则实.真气夺则虚.所谓实则泻之者.邪气也.虚则之者.其真气也.如真气实则为无病儿矣.岂有泻之者乎.云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者.此却是本脏之气也.盖肝乃少阳之气.儿之初生.如木方萌.乃少阳生长之气....

http://qihuangzhishu.com/754/69.htm

中医治疗和五脏的中药方剂大全_【中医宝典】

...阿魏丸 百劳猪肚丸 斑龙黑白二神丹 补肾桑椹膏 补血顺气药酒 参附汤 畅中散 沉香大补丸 沉香石斛丸 大延龄膏 大麻丸 调中汤 二炁灵砂丹 附子仓米汤 黑锡丸 红玉膏 椒附丸 椒附圆 经验调气方 金简煎 金液精丸 麻仁丸 麻仁圆 木香...

http://zhongyaofangji.com/zhuzhi/hewuzhang.html

五脏_《千金翼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炼蜜和,要捣五百杵,丸如梧子,以水二升铜器中火上煮二十丸一沸,不能饮者服一升,日三,可长将服。一名胃服丸,又名脏汤。和胃丸主胃痛, 烦噫逆,胸中气满,腹胁下邪气寒壮积聚,大小便乍难,调六腑安五脏,导达肠胃,令人能食,并主女人绝产方∶大黄...

http://qihuangzhishu.com/120/1090.htm

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证类本草》象味甘,平,无毒。主野鸡病,蛊毒,飞尸,喉痹。取子中仁碎为粉,微熬水服一、二匕。亦和大豆藻面去 。生岭南山林。作藤着树,如通草藤,三年一熟,角如弓袋。子若卵。皮紫色,剖中仁用之。一名 子,一名合子。主野鸡病为上。 目录 《...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xiangdou.html

卷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大豆卷(为清水浸泡发芽者〈外地也有用麻黄水拌浸者,则药性偏温〉。)【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钱,煎服。【方剂举例】治水病肿满方《圣剂总录》:大豆黄卷、大黄。治水病肿满。 目录 《本草便读》卷 《中药学》卷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本草...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doujuan.html

色痢_《幼幼新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变动,休令多睡饮餐迟。此疾且须和五脏荣卫方,渐渐安愈。如目肿不进饮食,只与调胃散之(方见积热门中)。翰林待诏杨大邺小儿色痢候歌∶痢色原因有般,治患先须仔细看。青色只因惊积聚,黄多有毒在脾间。赤色还知心肾病,白多应是肺家寒。二七以前无...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youxinshu/343-30-9.html

共找到191,7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