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我国古代哲学理论,属于古人对物质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范畴。医学中的五行学说则是古代的朴素唯物,自发辨证的思想方法与医学实验的相结合。“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行”是运动。这个学说是以五行的属性,联系人体的脏腑器官,并通过...

http://qihuangzhishu.com/109/69.htm

五行星形图与五方图各有所长——与杨林森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刘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11年1月17日《中国中医药报》载杨林森《五行图非五方星形图》一文(以下简称“杨文”),提出近世众多医易典籍所载之“五行图”,皆如星形,“于理于实,明显谬误”。笔者认为,五行学说有理无实,历史上有不同的理解...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956.html

木克土_五行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五行中,五种相克关系之一。按五行学说的观点,相克本属正常范围内的约制,但近人已习惯于把木克土与木乘土混同,其义与“肝气犯脾”,“肝气犯胃”类同。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muketu-1813.html

五行的生克乘侮_【中医宝典】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67.html

五行_《中医名词词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亢,即亢盛。承,作抵御解。制,即压抑或节制。五行学说认为,事物有生化的一面,也有克制的另一面。若有生无克,势必亢盛之极而为害,因此必须抵御这种亢盛之气,令其节制,方能维持事物的正常生发。例如实热内结的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cicidian/109-2-2.html

中医人格分类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单纯的线性对应关系,而要错综复杂得多。因此,上述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 另外,《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以木、火、土、金、水五行立论,将人分为五大类,称作“五行人”,比较重视个性心理特征与脏腑阴阳的关系。“五态人”与“五行人”的分类有一定相似之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85.html

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云:“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一)。这两段话中的五味、五色、五声、五节即是按五行将味、色、声、节各分为五种以入五行之类,五行学说中的一条基本原理——五行相胜理论在春秋...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2.htm

体质学说与养生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类型特点在行为中的表现,把人分为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弱型等四种类型,分别相当于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在西方医学界颇有影响。但是迄今为止,国外医学对体质的各种分类学说,都无法直接指导临床治疗与养生康复实践,唯有中医体质学说与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18-1.html

相生_五行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即相互资生,促进,助长。五行学说借相生的关系来说朗事物有相互协同的一面。具体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xiangsheng-1840.html

藏象学说简述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25.html

共找到21,06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