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惟一开创了针灸学腧穴考试要进行实际操作先河_【中医宝典】

...),宋政府再次征集校订医书,王惟一奉皇帝命令,纂集旧闻,订正廖误,考订针灸著作。他按人形绘制人体正面侧面图,标明腧穴精确位置,并搜采古今临床经验,汇集诸家针灸理论,着成医书3卷,共载腧穴657个,采用按经络和部位相结合腧穴排列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53.html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改编卷本。后者曾补入了一篇“针灸避忌太一之图”,并改名《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现存明刻本清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4/268.htm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改编卷本。后者曾补入了一篇“针灸避忌太一之图”,并改名《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现存明刻本清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41.htm

腧穴总论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特殊部位。腧,本写作“输”,或从简作“俞”,有转输输注含义,言经气转输之所;穴,即孔隙意思,言经气所居之处。腧穴在《内经》中又称作“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后世医家还将其称之为...

http://qihuangzhishu.com/93/6.htm

腧穴注射法_【中医宝典】

...【概述】腧穴注射法,一般是指将某些中西药物注人腧穴或特定部位一种疗法,所以又称为水针法。它具有针刺和药物双重作用。【器具药物】(1)器具:常用1251020毫升消毒注射器或一次性注射器。一般穴位多用5号齿科长针头,眼部穴用4...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74.html

孙思邈三人明堂图(重绘)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明堂经》“七尺六寸四分”,而不是《灵枢经》“七尺寸”,并注明其所用尺度为夏家小尺。孙思邈这一绘图体例对于随后唐代王焘以及宋以后明堂铜人图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孙氏原图没有流传下来,今天已经很难精确考察其腧穴定位详情,然而从传世...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53.html

肓之原_经络腧穴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肓之原是脏腑原穴之一。 【肓之原】 肓指心下隔上部位,肓之原是脏腑原穴之一:指气海穴部位,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肓之原出于脖胦(勃央)」,脖胦即肚脐,这里指气海穴,在脐下一寸五分处。指关元穴。...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261.html

荥穴_腧穴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腧穴一种,均位于手足部远端。《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溜(一作“流”)为荥。」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刚流出泉源时细小水流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荥穴,其名称是:肺--鱼际肝--行间心包--劳宫肾--然谷心--少府...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ingxue-1222.html

针刺前准备_【中医宝典】

...应至之深度,而针身还应露在皮肤上稍许为宜。如应刺入0.5寸,可选1.0寸针,应刺入1.0寸时,可选1.5~2.0寸针。 2.体位选择 针刺时患者体位选择是否适当,对腧穴正确定位,针刺施术操作,持久留针以及防止晕针滞针弯针甚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386.html

腧穴作用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一)近治作用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共同特点。如所有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局部病症。(二)远治作用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基本规律。在十四经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还可治疗本...

http://qihuangzhishu.com/93/8.htm

共找到1,085,99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