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_腧穴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分佈在经脉体表循行路线上穴位总称,其中包括十二正经经穴和奇经中任督二脉经穴(即“十四经经穴”)。至于奇经中的其它六脉均没有专穴。腧穴一种,均位于腕关节或踝关节附近。《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行为经。」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jingxue-1211.html

十二原穴_《针灸聚英》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冲阳(胃) 合谷(大肠) 腕骨(小肠)按.难经云.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王海藏曰.假令补肝经.于本经原穴补一针.(太冲穴是)如泻肝经.于本经原穴亦泻一针.余仿此.自太渊至神门皆为俞.自阳池至腕骨为原.海藏皆为十二原者.岂五脏无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juying/929-7-15.html

奇经八脉_经络腧穴_【中医宝典】

...奇经八脉即别道奇行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共8条。 奇经八脉分布规律:奇经八脉分布部位与十二经脉纵横交互,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其中督脉行于背正中线;任脉行于前正中线...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06.html

推陈出新 示人规矩_经络腧穴_【中医宝典】

...“凡刺有九,以应九变”,其中“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即刺皮肤;“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即刺肌肉,等等。 《精义》对体针法作了较全面而且细致介绍,与之相配合,第七章“十四经腧穴经外奇穴主治与刺灸法”,将全身各穴逐经系统罗列成表,表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19.html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译文

...是五脏六腑腧穴,五脏各有井腧穴,五五共二十五个腧穴;六腑各多一个原穴,六六共三十六个腧穴。六腑脉气都出于足太阳足阳明足少阳,上与手之三阳经相合。 在左右两缺盆中间是任脉天突穴。次于第一行,而近任脉之侧动脉...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868.html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译文

...是五脏六腑腧穴,五脏各有井腧穴,五五共二十五个腧穴;六腑各多一个原穴,六六共三十六个腧穴。六腑脉气都出于足太阳足阳明足少阳,上与手之三阳经相合。 在左右两缺盆中间是任脉天突穴。次于第一行,而近任脉之侧动脉...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868.html

腧穴敷贴法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概述】 腧穴敷贴法是指在某些穴位上敷贴药物,通过药物和腧穴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一种方法。其中某些带有刺激性药物(如毛莫斑螫白芥子等)捣烂或研末,敷贴穴位,可以引起局部发泡化脓如“灸疮”,又称为“天灸”,已在“冷灸法”一节作过介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88.html

经外奇穴_经络腧穴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经外奇穴为不见于我国早期医书(《内经》《甲乙经》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书)中的穴位统称为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 明代以后医家按照传统观念把不见于我国早期医书(《内经》《甲乙经》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书)中的穴位统称为经外奇穴...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267.html

俞穴_《中医名词词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十二俞穴”,其名称是:肺--太渊大肠--三间心包--大陵三焦--中渚(音“煮”)心--神门小肠--后溪脾--太白胃--陷谷肝--太冲胆--(足)临泣肾--太溪膀胱--束骨原穴俞穴一种。其中在手足三阳经方面每经均有一个原穴(共六个)。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cicidian/109-4-2.html

养子时刻注穴法_《手掌与疾病》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心属火木生火)脾经输穴太白(脾属土,火生土)逢输过原开肝经(值时经)原穴太冲肺经经穴经渠(肺属金,土生金)肾经合穴阴谷(肾属水,金生水)。余皆仿此(见表19)。上面论述了十干经开穴规律和时间,至于三焦经和心包经腧穴,则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34/35.htm

共找到1,085,82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