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饮膳正要》服五味《抱朴子》∶服五味十六年,面色如玉,入火不灼,入水不濡。 目录 《饮膳正要》服五味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饮膳正要》服五味 《抱朴子》∶服五味十六年,面色如玉,入火不灼,入水不濡。 引用:《饮膳正要》服五味 下载:...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fuwuwei.html

药有四气五味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苦、辛。盖天地定位,惟五行生化万类。生物者,气也;成之者,味也。如寒气坚,故咸味可用以软;热气软,故苦味可用以坚;风气,故酸味可用以收;臊气收,故辛味可用以;土为中气,无所不和,故甘味可用以缓。此四气五味,药之纪纲,业医者须详明之,方...

http://qihuangzhishu.com/336/1711.htm

五味草的功效_【中医宝典】

...五味草的功效五味草(《滇南本草》)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1331.html

五味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味汤温中益气。治胸膈痞满,心腹刺痛,短气噎闷,咳嗽痰唾,呕逆恶心,不思饮 五味子(洗,九斤) 良姜(炒) 陈皮(去白) 茴香(炒,各一斤半) 甘草(炒,十七斤上为末,每服二钱,沸汤点服,食前。 目录 《太平惠民...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wuweitang-2.html

五味_中医知识_【中医宝典】

...五味是指药物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药味不同,则作用不同,现分述如下: 1.辛 “能、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如解表药、理气药、活血药,大多具有辛味,故辛味药多用于治疗表证、气滞及血瘀等病证。 2,甘 “能补、能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shi/b35006.html

五味异功_《时方歌括》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名为香砂六君子汤.)水谷精微阴以化.(饮食增则津液旺.充血生精.以复其真阴之不足.)阳和布护气斯充.(食入于阴气长于阳.昼夜循环.周于内外.)若删半夏六君内.钱氏书中有异功.(六君子汤内.去半夏.名五味异功.)陈修园曰.胃气为生人之本....

http://qihuangzhishu.com/876/8.htm

黄帝内经·灵枢·五味译文

...黄帝说:我想听听,谷气有五味,它们进入五脏的情况各是怎样的呢? 伯高说:胃是五脏六腑所需营养汇聚于其中的大海,水谷俱都进入胃中,五脏六腑都从它那里接受水谷所化的精微之气。饮食物中所含的五味,分别趋走于各自喜欢的一脏:酸味先趋走入肝,苦味先...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924.html

黄帝内经·灵枢·五味译文

...黄帝说:我想听听,谷气有五味,它们进入五脏的情况各是怎样的呢? 伯高说:胃是五脏六腑所需营养汇聚于其中的大海,水谷俱都进入胃中,五脏六腑都从它那里接受水谷所化的精微之气。饮食物中所含的五味,分别趋走于各自喜欢的一脏:酸味先趋走入肝,苦味先...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924.html

五味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另有淡味,因为它的味道不显者,所以仍称为五味,但实际是六味。味不同,作用也不同。辛味能能行,如荆芥风寒,砂仁行气,川芎活血。甘味能补能缓,如黄耆补气,阿胶补血,甘草能缓解挛急。酸味能收能涩,如山茱萸收敛虚汗,...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605.htm

苓甘五味姜辛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医宗金鉴》苓甘五味姜辛汤茯苓四两甘草干姜细辛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目录 《医宗金鉴》苓甘五味姜辛汤 《金匮要略》苓甘五味姜辛汤 《金匮》苓甘五味姜辛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宗金鉴...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lingganwuweijiangxintang.html

共找到109,12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