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舌苔,黄腻厚浊,尖有芒刺。诊其脉,沉滑有力。触胸腹,体若燔炭,烙手异常,脐左坚硬,疼痛拒压,皆系实热内盛之候。询知三日未得更衣。观其脉症,知为汗法不当,致邪传经人里,阳明腑实证已成,如火燎原,其势造极。急宜釜底抽薪,谨防热极生风。拟大...
...青春年少、血气方刚之时。弦脉应肝,滑为湿盛,数为火旺。身重尿黄,阴囊多汗,皆为湿热下注之象。盖素喜肥甘,以酒为浆,久而久之,湿热蕴结,下注肝肾,下焦失于宣泄,伤筋而痿也。故叶天士谓:“更有湿热为患者,宗筋必弛而不坚举。”此证投以温补,无异于...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故凡成大医者,必以“德”为先。 对药性的把握 我们现在中医教学,把中医和中药分成了两个专业,导致好多中医不懂中药,甚至不认识自己每天开的中药,更不要说对中药炮制的研究了。这就直接导致中医师...
...切忌顾此失彼,忽视因果关系,只看表象,不求本质。综上所述,按照复合立法的思路组方用药,不仅可以适应疾病的复杂性,即使单一性质的病变,亦有助于提高疗效。临证有时还常需数法联合,用以治疗多病多证杂见的病情,正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所说:“杂合以治...
...健康检查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手段,有3类人群更应定期做健康检查。 第一类人:白领族 一份资料显示:4000多名31岁至60岁的白领职员中,脂肪肝发病率高达12.9%,肥胖症患病率达31.6%,高脂血症患病率为12.8%,冠心病患病率为3.1...
...药品宣传,如“某某药为纯中药制剂,治疗某某病一服就灵,一滴就通”之类不胜枚举。所有这些或许从某一个角度看是对广大患者有利,但却使许多中医专业人士忘乎中医药之所以,渐渐抛弃了中医临证时认真辨证后方可遣方用药的习惯。 临床上有这样的医生,只要...
...。 (3)尽量减少联合用药,减少辅助用药。 (4)当必须使用哺乳期禁用的药物时,应暂停哺乳。 还有些药物虽然也能引起婴儿药物不良反应,但危害不大,通过调整剂量或改变用药时间,比如先哺乳后用药等方法,是可以慎重使用的。因此,哺乳母亲患病后,能...
...辨证论治的思想在中医学术发展过程中是一脉相承的,《内经》中即有“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和“谨察病机,勿失气宜”的说法。张仲景《伤寒论》中亦指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秦汉以降,历代医家的著作中都体现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可以说,辨证论治...
...在临证中常遇到此类病例,如李某,女,28岁,因外感风寒,干咳不止,经输液,中药治疗无效,缠绵近两月无效,阅前医治疗诸方,西医皆以消炎对症治疗,中药皆治以祛风散寒,宣肺清热,敛肺止咳,治疗用药符合病情,然先后服药30余剂罔效,症见干咳无痰,动...
...克脾,或脾虚为肝所乘,莫不先病之脏其证先见,后病之脏其证后见。《内经》曰∶肾乘心,心先病,肾为应,色皆如是。此之谓也。故察外感者,必明五行之性情,与其功用之常变也;察内伤者,必明五脏之性情,与其功用之常变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