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三部,以定至数为主。亦有用食指直压三关,或用食指拦度脉上而辗转以。对岁以上的小儿,则以高骨中线为关,以一指向两侧滚转寻察三部;七、八岁小儿,则可挪动拇指三部;九至十岁以上,可以次第下指,依寸、关、尺三部诊脉;十五岁以上,可按成人三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1.html

蔡小荪_二、详审因由 论以问诊为最要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蔡师指出:望、闻、问、切,名曰,乃中医医家诊察疾病规矩准绳。盖望诊者,望人体神、色、形、态、舌及经、带、恶露、阴部、乳房、腹部种种;闻者,闻声音、气息、分泌物异味;问诊者、问主症、病史、兼证、月经、带下、婚产、旧疾、家属、其他...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aixiaosun/566-3-2.html

在现代诊疗疾病中的意义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在现代临床诊疗工作中,中医亦使用一部分现代医学的病名诊断。这就与中医的珍法包括脉发生了交叉重复等问题。因为为了明确西医性质的病名,需要现代医学的指标,而在治疗中,又需要明确的中医诊病辨证,否则将是无法合理使用中医中药等疗法的。 在辨证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3.html

陆德铭_论中医外科的病与辨证关系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论述。一、 临床诊治,首先病;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但中医不仅讲辨证,也强调病。所谓辩病,早在清代徐灵胎的《兰台轨范.序》中即有十分精彩的描述:“欲治病者,必先识病名,能识病名而后求其病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其生因各不同,而病状所...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deming/557-9-7.html

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其它检查方法相结合,对诊断疾病和确定治疗原则可以提供更充分的依据。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和理论研究工作中,腹学具有很大的意义。它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过程中,在理法方药的结合上都有很实际的价值,对于融会贯通中西医学,可以起到一定的桥粱作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29.html

释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途径所获取的这些材料进行综合的分析判断思维,然后得出一个很确定,很清楚的东西,这个过程就叫作。结合中医来说,就是根据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思维,然后得出明确的诊断,就是讲的这个过程。...

http://qihuangzhishu.com/145/80.htm

总论_《古今名医汇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源,不可不知也。嗣是乃有相去之三,则于其病情而知。一法为对待,如浮沉对待,缓急、大小、滑涩各对待,皆两不相侔,判然可识者也。一法为微甚,从对待而推,或甚浮微浮、甚沉微沉之过不及,以从容而知也。一法为悬绝,如太过、三倍、倍、不及迥...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mingyihuicui/631-6-14.html

总括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安烦苦欲饮食二便也,切脉者,切脉浮沉迟数,滑涩大小,有力无力也,医者诚能以参合表里虚实寒热病,则可保万全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27-1.html

陆德铭_二、识病是关键,病与辨证相结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因各不同,而病状所由导,然后考其治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病。”陆师认为中医外科的疾病大多以外在的局部病变来表现,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疾病,这样就需要经综合的望、闻、问、切,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根据临床的特点,通过与相关疾病的鉴别...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deming/557-3-2.html

_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前者凭听觉了解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后者凭嗅觉分辨病人病体散发的及其排泄物的气味。作为中的一个方面。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wenzhen-1399.html

共找到475,1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