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日前发布4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信息警示:在临床用药中要警惕抗微生物药的严重过敏反应;降血脂药物需监测肝功能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对使用含碘造影剂的药物过敏史要重点询问;中药注射剂推荐单独使用。 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肝损伤等;过量服用三棱、莪术导致肾组织出现肾小管透明管型和颗粒管型等等。因此,中药的合理应用必须引起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呼吁人们提高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掌握好临床用量及用法,合理配伍,保证用药安全。 专业分隔,信息不畅 随着中医药市场的...
...管理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药品、保健品广告的宣传管理。 第二是忽视中药说明的作用。药品说明书是指导正确用药的法定依据。但是目前有些中药说明书存在说明过于简单,可供临床参考的价值不大,不利用合理用药等问题,这也制约了中药新药的发展进一步深化,O...
...今年上半年,厦门全市共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病例536例,同比增长三分之一;3名死亡,4名患者出现后遗症,由中药、中成药引发的多达126例。 厦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昨日通报称,近年来厦门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逐年上升,今年上半年,每百万人口...
...那么双黄连注射剂作为一个药物品种早就自然消亡了。但目前双黄连注射剂在临床上仍然广泛使用,说明当前遇到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一定可以得到解决。 中国著名中药化学专家、沈阳药科大学吴立军教授指出,不良反应不只是中药注射剂的问题,西药注射剂存在的...
...2000版二部 2000版二部附录 2000版一部 2000版一部附录 保护品种 不良反应 茶酒中药 成药质量 动物类 儿科偏方 妇科偏方 根茎类 果实类 矿物类 老药新用 妙方精选 名花类 男科偏方 内科偏方 皮肤科偏方 皮花类 奇效...
...注射液时,上述症状重新出现。 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原因复杂:①个体差异:由于遗传、年龄、性别、体质和病理状态的不同,从而导致对药物的反应性不同;②中药内有效成分非常复杂,其中的蛋白质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加上配伍后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产生...
...“药物公害”,使药品不良反应很快成为全球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相比之下,沿用了几千年的中药以其安全性大受世人青睐。正当中药不断走出国门的时候,却突然引发出马兜铃酸“肾毒性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事实上,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都有可能存在药品...
...青岛媒体刊发了《银屑敌有毒》的消息,不少服用过此药的患者反映,他们也有不良反应。孔先生告诉记者,他母亲去年10月中旬服用了“银屑敌胶囊”,服用不久即出现了厌食、等症状,之后又出现皮肤红疹。孔母按照说明停药3天。再服用,红疹再次出现。服药期间...
...、药物之间产生拮抗作用……已经成为危害到用药安全及中药声誉的重要因素。 ■中药不合理应用普遍存在 “六七十年代,我们医院的流行病学研究很少,特别是比较科学的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研究较少,缺少针对中医药特点的中药不良反应研究,没有真正符合中国...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