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理脾调中化湿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理脾调中化湿膏【处方】潞党参6钱,于术(生、炒)3钱,广皮3钱,姜连3钱(研),炒神曲4钱,炒谷芽4钱(研),壳砂3钱(研),麦冬6钱,云茯苓6钱,...
...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主要依赖①损伤病史;②临床有内出血的表现;③腹腔诊断性穿刺抽得不凝固血液等。 脾破裂的临床表现以内出血及血液对腹膜引起的刺激为其特征,并常与出血琩和血速度密切相关。出血量大而速度快的很快就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伤情十分危急...
...(俗名联贴) 【气味】涩,平,无毒。 时珍曰︰诸兽脾味如泥,其属土也可验。 思邈曰︰凡六畜脾,人一生莫食之。 【主治】脾胃虚热,同陈橘红、人参、生姜、葱白、陈米煮羹食之(苏颂)。 【附方】新二。 脾积痞块︰猪脾七个,每个用新针一个刺烂,以...
...目录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和中理脾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和中理脾丸【处方】香附(炙)32两,茯苓32两,苍术(炒)32两,厚朴(炙)32两,南山楂32两,神曲(炒)32两,麦芽(炒)32两,莱菔子(炒)...
...(《素问·奇病论》)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积。(积不在中而在胁之下者,初起微小,久而至大,则胁满气逆,喘促息难,故名息积。今人有积在左胁之下,俗名为痞者,其即此证,惟小儿为尤多。盖以胃之大络,名曰虚里,...
...五积是指胸腹腔有形块的一类病证。 【五积】 “积”是指胸腹腔有形块的一类病证。《难经.五十六难》就它的发病病机、部位、形态等用五脏来区分,如心之积叫“伏梁”,肝之积叫“肥气”,脾之积叫“痞气”,肺之积叫“息贲”,肾之积叫“奔豚”,合称为“...
...仆;微大,〔则痹疝〕,气〔裹大脓血〕在肠胃之〔外〕。小甚,则寒热作;微小,则消〔瘅〕。滑甚,则颓疝;微滑,则虫毒,肠鸣中热。涩甚,则肠 ;微涩,则〔内〕溃下脓血。脾脉至,大而虚,则有积。脾(气)绝,则十日死。唇焦枯无〔纹理〕,(面)青黑者,...
...【功能主治】调中养气,和胃健脾。主中焦积寒,胸膈气痞,呕逆恶心,腹胁疼痛,脏腑虚滑,饮食多伤,困倦少力,肢体怠惰。【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温米饮送下,食前服。【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肠胃积寒,右寸沉迟,【积寒泄泻之治】寒积内滞者,草蔻丸。肠胃虚冷,宜理中汤,甚者补中汤。肺受寒草蔻丸 见胃痛。理中汤人参 白术 炮姜 炙甘草补中汤人参 白术 炮姜 炙甘草 丁香养肺汤 即生脉散,加黄 、当归、紫菀、甘草。...
...和中理脾丸脾胃不和,饮食难消,倒饱嘈杂,呕吐恶心。 通用名称:和中理脾丸 汉语拼音:he zhong li pi wan 剂型:丸剂 【成份】香附(炙)32两,茯苓32两,苍术(炒)32两,厚朴(炙)32两,南山楂32两,神曲(炒)32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