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脘腹胀满,痛处拒按,恶食吞酸,苔腻,脉滑。平掌测试检查:腹痛部位多有密集、阻滞、沉重、胀之气感。【治疗】(一)发功:1.开阑门穴,按揉脾俞、胃俞、中脘、天枢、足三里。按揉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自上而下3~5遍。以通其背俞穴。2.以平掌式,用...
...吞酸者。宿食所为。故曰中脘有饮。嘈有宿食。则酸。噫气吞酸。嗳宿腐气。逆咽酸水亦有每晨吐清酸水数口。日间无事者。亦有膈间常如酸折。皆饮食伤。兼中脘所致。生料平胃散。加神曲麦 各半钱。或八味平胃散。...
...吞酸者。宿食所为。故曰中脘有饮。嘈有宿食。则酸。噫气吞酸。嗳宿腐气。逆咽酸水亦有每晨吐清酸水数口。日间无事者。亦有膈间常如酸折。皆饮食伤。兼中脘所致。生料平胃散。加神曲麦 各半钱。或八味平胃散。...
...痰湿体质体型肥胖者可针刺中脘、天枢、大横、曲池、支沟、内庭、丰隆、上巨虚、阴陵泉;嗜睡者可加照海、申脉;少气懒言者可加太白、气海;胸闷者可加膻中、内关;心悸者可加神门、心俞。 痰湿体质的经络调养以健脾益气、利湿化痰为基础。可以健脾益气的...
...胃脘胀痛,食后加重,嗳气,有酸腐气味,或有明显伤食病史,或有感受外邪病史,或有怕冷、怕热、肢体困重等感觉。 (二)治法 (1)选穴 上脘、中脘、下脘、天枢、内关、足三里。 (2)定位 上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见图2-10-...
...小儿癖气久不瘥者,灸中脘一穴,章门二穴,各七壮。章门在大横外,直脐,季胁肋端,侧卧,曲上足,伸下足,举臂取之。中脘在上脘下一寸,脐上四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从 下取病患四指定穴,并炙脐后脊骨中二七壮,无不验。...
...寒湿泄泻 (一)症状 泄泻清稀,甚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 (二)治法 (1)选穴 中脘、天枢、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胃俞。(见图2-9-1、图2-10-1、图2-10...
...穴位:太渊 膈俞 气海 足三里 偏历 尺泽 身柱 中脘等 操作步骤: 补太渊、膈俞、气海、足三里;泻偏历、尺泽、身柱、中脘穴。每穴平揉、压放各50-100次。肺俞穴要加点打100次。每天治疗1次。 点穴次序:由上而下,依次点穴。 治疗效果...
...□俞(左) 寒饮停聚胃中,胃阳闭塞。中脘作痛,甚至有形,按之漉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薤白头 大腹皮 公丁香 白茯苓 川朴 制半夏 老生姜 白蔻仁(研后入) 黑丑(三分) 交趾桂(一分) 上沉香(一分后三味研细末先调服)【二诊】 温通胃阳,...
...□俞(左) 寒饮停聚胃中,胃阳闭塞。中脘作痛,甚至有形,按之漉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薤白头 大腹皮 公丁香 白茯苓 川朴 制半夏 老生姜 白蔻仁(研后入) 黑丑(三分) 交趾桂(一分) 上沉香(一分后三味研细末先调服)【二诊】 温通胃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