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槌小体,在成熟中性粒细胞(杆状或分叶)核之一端(或其他部位),可见有一直径2~4μm向外伸出之突起,其头部(顶端)椭圆或更似鼓锤状,故而得名。一个细胞中通常含有一个,有时含有两个,染色与胞核一致。有人以此来鉴别男性与女性。正常成人,中性...
...正常人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以3叶居多,杆状核细胞较少(0.01~0.05),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如比值增大(即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者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如比值减小(表示分叶核粒细胞增多)或...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粒细胞胞质抗体,抗细胞胞质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是一种与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的胞浆中溶酶体酶发生反应的抗体,是一组以人中性粒细胞胞质成分为靶抗原,与临床多种小血管炎性疾病密切相关的自身抗体。ANCA最早于...
...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如比值减小(表示分叶核粒细胞增多)或分叶在5叶以上的粒细胞超过0.03时,称为核右移。 白细胞自动计数仪:(2~7)×109/L (2000~7000/mm3) (1)中性粒细胞增多: ①急性感染: A.局部感染:痈疽、...
...鼓槌小体,在成熟中性粒细胞(杆状或分叶)核之一端(或其他部位),可见有一直径2~4μm向外伸出之突起,其头部(顶端)椭圆或更似鼓锤状,故而得名。一个细胞中通常含有一个,有时含有两个,染色与胞核一致。有人以此来鉴别男性与女性。正常成人,中性...
...嗜中性粒细胞核鼓槌小体 中性粒细胞核鼓槌小体是细胞上的一种球形或椭圆形突起。其检查方法是采周围血做涂片,甲醇液固定,吉姆萨染色,油镜下观察。一般女性多核白细胞的核鼓槌出现率为2%~3%,而男性几乎没有。 男性:<1% 女性:>1.5% ...
...炎症反应通常只呈中等程度,主要以淋巴细胞为主,其次是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这些炎症细胞主要出现在胶原沉积区域或蜂窝样变化的区域,这与人们所推测的不明原因的慢性炎症引起慢性纤维修复是ⅡP、尤其是UIP发病机制的假设相吻合。对偶尔出现的急性加重...
...双重作用,促进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例如可用以提高合并感染的肿瘤患者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中性粒细胞的活性及CD4/CD8的比值;可以改善手术患者由于外科手术造成的免疫抑制;重建老年人群的多形核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糖尿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的超趋化...
...如比值减小(表示分叶核粒细胞增多)或分叶在5叶以上的粒细胞超过0.03时,称为核右移。 (1)中性粒细胞增多: ①急性感染: A.局部感染:痈疽、疖肿等。 B.全身感染:肺炎、败血症、化脓性扁桃体炎、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风湿热...
...研究显示,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荧光染色模型有两种,胞浆型(cANCA)和核周型(pANCA)ANCA对系统性血管炎和炎症性肠病等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常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间接免疫荧光法实验原理:将荧光素标记在相应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