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合一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形神合一主要在于说明心理生理的对立统一、精神物质的对立统一、本质现象的对立统一等。所谓形,指形体,即肌肉、血脉、筋骨、脏腑等组织器官是物质基础;所谓神,是指情志、意识、思维为特点的心理活动现象,以及生命活动的全部外在表现,是功能作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52/20.htm

古有真人至人圣人贤人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此虽同归于真人,然但能延寿而不衰,已异于寿敝天地者矣。故曰亦者,有间之辞也。)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次真人、至人者,谓之圣人。圣,大而化也。圣人之道,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四时合序,鬼神合吉凶...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6-3.html

中庸·第二十一章读解

...无论是天性还是后天人为的教育,只要做到了真诚,二者也 就合一了。 革命不分先后,明道向善不问先天后天。从另一个角度看,这 里也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70.html

中庸·第二十七章译文及注释

...译文 伟大啊,圣人的道!浩瀚无边,生养万物,天一样崇高;充足有余,礼仪三百条,威仪三千条。这些都有侍于圣人来实行。所以说,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因此,君子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640.html

养生酌最高境曼界——天人合一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古人的一句至理名言喝则学思想——天人合一。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认识到入自然的密切关系,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人体的机能要和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一致才能维持生命。 《内经》地人系统...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57.html

古有真人至人圣人贤人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此虽同归于真人,然但能延寿而不衰,已异于寿敝天地者矣。故曰亦者,有间之辞也。)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次真人、至人者,谓之圣人。圣,大而化也。圣人之道,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四时合序,鬼神合吉凶...

http://qihuangzhishu.com/481/7.htm

《白虎通德论》卷六:王者不臣,蓍龟,圣人,八风,商贾_儒家_【文学360】

...也,声也。道无所不通,明无所不照,闻声知情,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四时合序,鬼神合吉凶。《礼别名记》曰“五人曰茂,十人曰选,百人曰俊,千人曰英,倍英曰贤,万人曰杰,万杰曰圣。” 2、圣人:圣人未没时,宁知其圣乎?曰知之。《论语》曰“太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28.html

天道教儒佛仙的合一_宗教文学_【文学360】

...五是儒佛仙的合一。天道教教理是在儒、佛、仙三教基础上形成的。崔济愚说:天道原非儒、佛、仙,而是儒、佛、仙的合一。他主张儒教的五伦五常、佛教的慈悲平等、道教五欲清净。 可见,天道教教理确是对儒、佛、仙思想扬长弃短,加以更定而成。他所说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85.html

礼记·中庸译文

...君子坚持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坚持中庸,是因为有君子之德,因而总是恰如其分;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有小人之心,因而肆无忌惮。”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了!可惜人们很少能够长期做到啊!”孔子说中庸之道之所以不能实行,我...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695.html

气功中医有的关系_中医疗法中医气功_【中医宝典】

...气功实践的基础上的。气功强调对意念的运用,是对中医调神理论和情志学说的补充和发展。掌握了气功心身同练的特点,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医“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而气功作用机制的探讨,亦有益于对中医“气化论”、“精气神”理论和脏腑心理相关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680.html

共找到539,64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