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王朝。自东周建立至秦灭六国,历史上又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475年至公元前221年)两个时期。春秋战国是一个战争此起彼伏的时代,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的大变革...
...,自第一部译著《论发热和疝》出版,至1886年共译医书20余种。其中主要的有:《化学初阶》、《西药略释》、《皮肤新篇》、《内科阐微》、《花柳指迷》、《眼科撮要》、《割症全书》等。此外,博济医院助理医师中国人尹端模、相继翻译出版西医基础理论,...
...十月七日夜,鲁迅记于北京。 【注解】 〔1〕 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 最早有英国翟理斯《中国文学史》(一九○一年伦敦出版)、德国葛鲁贝《中国文学史》(一九○二年莱比锡出版)等。中国人所作者,有林传甲《中国文学史》(一九○四年出版)、谢无量《...
...当时中国医界最盛行的一种思潮。1904年,周雪樵在上海发起创立医学研究会,并创办《医学报》,旗帜鲜明地主张中国医学改良。陈莲舫、余伯陶等,组织上海医会,主张中医自身整顿以抵制西医侵夺之势。1908年,绍兴中医药界通过组织学会,发行刊物,积极...
...观点,表现出多种态度。中西医之间出现正面的论争,是民国建立以后的事情。1916年余岩刊布《灵素商兑》,率先向中医基础理论宣战。论争涉及阴阳、五行、运气等内容。其后20年间,中西医日趋对立,论争日益激烈,卷入者也越来越多。1922年恽铁樵著《...
...卫生部1月10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会上公布了2007年中国卫生十大新闻: 1.“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被作为重要目标,十七大为卫生工作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七大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
...也。当时药不市卖,皆医者自取而备之。迨其后,有不常用之品,后人欲得而用之,寻求采访,或误以他物充之,或以别种代之。又肆中未备,以近似者欺人取利,此药遂失其真矣。其变迁之因,实非一端。药性既殊,即审病极真,处方极当,奈其药非当时之药,即效亦不...
...近日,在中国青年科技奖设立20周年暨第十届颁奖大会上,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推荐的临床药理分会秘书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黄璐琦研究员和骨伤分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医院张军教授分别获奖并受到表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赫希伯格来香港负责医院工作,并于1848年3月20日在中国九龙增加一个诊所。赫希伯格在香港工作到1853年后转到厦门。合信培养的两名中国青年参与眼科病的治疗和手术工作。合信对医学教育抱有浓厚的兴趣,1844年他向香港内外科学会建议尽快发展香港...
...螺旋藻产业发展历程 中国微藻研究起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开始工业化生产。中国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微藻除了部分小球藻,少量盐藻外,主要是螺旋藻。 20世纪80年代,我国将螺旋藻和盐藻的研究列入“十五”国家攻关计划,1989年在云南程海湖...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