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医学体系的建立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我国的医药卫生管理处于松散状态,各行其事,以致于矛盾重重。由于军阀割据、内战不绝,经济凋弊,政府无暇顾及卫生工作,卫生司亦甚少实际工作。当然,在近代医学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北洋政府也颁布了一些法令和法规,对推动近代西医在中国的传播有积极作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7-4.html

中国针灸学会_【中医宝典】

...中国针灸学会内部刊物, 主要刊登有关政策、法规、领导重要讲话、重大活动消息、学会工作计划、总结,以及各类会议纪要等信息,是与主管部门、有关学术团体和会员沟通信息的桥梁。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148.html

中国古代著名医书简单介绍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用药原则大多正确而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该书为中国古代的药物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对后世药物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为学习中医药的重要参考书。 《伤寒杂病论》又名《伤寒卒病论》,张仲景著于汉末。书中概括了中医的四诊、八纲、八法,理法、方药齐备,...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35.html

明代医事制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明代医学归属礼部,其组织机构和职官设置,大体沿袭宋元旧制而有所损益,各个时期医事制度也有所变化。一、中央的医药机构(一)太医院的设置朱元璋自称吴王之初(1364),即仿元制设置全国性的医药行政管理机构——医学提举司。司中设有:提举、同提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2.html

中西医结合纵横剖析研究_【中医宝典】

...各自不同的、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文化,如中华和合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希腊文化、古印度文化、古巴比伦文化等等。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字是商周时代的甲骨文,而在各种古代文化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至今仍发挥着主导作用的则属以中国为源头的东方文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56.html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二)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论述中国医学编年史为特点的医学通史著作的出现,当首推陈邦贤《中国医学史》(1919)先生在论述自己为何研究中国医史学时指出:“世界医学昌明之国,莫不有医学史、疾病史、医学经验史、实用史、批判史等,以纪其历朝医事之沿革,及其进化之理由,且以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0.html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一)_【中医宝典】

...中西汇通合纂的探索。传统医学在走向现代化。 近百年来,中国的现代医学,传统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的格局将会对这百余年的中国近现代医学史作出客观的再现和评述。 中国医学史无论对于中国古代的医学研究,还是对近现代医学的研究,或是与各种不同体系医学的比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36.html

古代名医故事_中医名家_【中医宝典】

...末,中华中医药学会协同中世科文图书公司在北京紫玉饭店成功举办了《中华古代名医故事》编委会会议。这本书历时一年半而成,计划收录的医家总共有53位,以人文理念立体得讲述了中国古代医学家的传奇经历,还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他们的著作以及著名汤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jia/b34844.html

医事制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太医院鸦片战争以前,清代医事制度多沿袭明朝旧制。顺治元年(1644)设太医院为独立的中央医事机构。为帝后及宫内人员诊视疾病、配制药物,也担负其他医药事务。最初设院使一人(正五品),左右院判各一人(正六品),掌太医院事。其下设御医10...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69.htm

中医脾解剖实体的古代文献研究_【中医宝典】

...关键词:脾(中医) 解剖 文献研究 中医“藏象”学说内容包括脏腑的生理、病理现象及形象,古代的解剖学是藏象理论形成的基础之一。关于五脏的形态结构,古代医籍均有描述,尽管所述形态、位置等与今之解剖学略有出入,尚欠精确,但就大多脏器而言中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48.html

共找到73,9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