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切诊居于四之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望,闻,问,切,神,圣,工,巧便流传下来。这样把切诊摆至最后,即四之末,但是并不等于说,切诊不重要。如上所述,四中医诊断学的核心,是一个整体。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日明;按其脉,如其病,命日神;问其病,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8.html

妇人脉探究_【中医宝典】

...标签:妇人脉连建伟,教授,国家级名中医,博士生导师。18岁即开始行医,师从诸多名医。1978年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王绵之、岳美中等多位名师,精研《脉经》云:“妇人,妊娠四月,欲知男女法:左疾为男,右疾为女,俱疾为生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68.html

余感悟》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在我面前放着一本刚出的新书——《余感悟》,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三十余位专家撰写自己在临床诊治疾病的感悟。这些感悟或是作者厚积薄发的灵感闪现,或是他们在临中苦苦思索、提炼的观点。一些疑难疾病,经他们认真思考,细心体察,举一反三,...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65.html

什么人可以学习华氏脉_【中医宝典】

...而不学则怠,中医更应如此,岂能拿别人的生命当儿戏?华氏脉学在中医上有许多重大突破。经过几年的临床验证,诊病准确率很高,尤其是当前危害人们的重大慢性疾病,一步到位,直指病因。另外华氏脉学以脉为准,在许多病的治疗上有很多新的经验理论,比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11.html

热科学理论解析舌机理_【中医宝典】

...天津大学热能工程系采用热科学理论与方法。运用红外热像仪,对中医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他生物参数进行合理的分析处理,分析说明了中医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红外热像仪是一种采用非接触方法直接测取物体温度场的精密仪器,其特点是快速、实时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906.html

手诊——“未病”的有效之道_【中医宝典】

...望色诊病是中医诊断中首先强调的方法,但如何进行技术层面的操作,历史资料中则只见大端,具体之道没有论述。笔者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手部气色望诊具有可操作性,实践证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而且对“未病”有实际意义。 手部气色望诊笔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29.html

适宜中医的疾病_中医知识_【中医宝典】

...许多人自觉身体不适,出现头晕目眩、乏力、心悸、盗汗、失眠、便秘、腹泻等症状,但经化验、拍片等检查后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这时宜中医。 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用抗生素治疗没多大效果,而采用中医“扶正祛邪”的方法效果明显。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shi/b35005.html

妇人须先问经期妊娠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14。未妇人女子病,先问经期与妊娠,不详误药非细事,疑似难明昧所因。【注】未妇人女子之病,必先问经期与有无妊娠。若不详细审问,倘用药误触之,则所关匪细,多变生他证。疑似难明,岂不昧其病之所因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16-13.html

_【中医宝典】

...,无三五不调,亦不过快或过慢)、有根(尺脉候肾,如两尺脉沉取有力而柔和,即是脉象有根)。 中医在切诊时,还十分注意排除影响脉象的因素,以避免误断。如从年龄,脉象小儿多快于成人,年龄越小,脉搏越快;青壮年体多强健,脉多有力;老年人体衰弱,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34.html

合参之 问诊切诊_中医问诊_【中医宝典】

...骤起骤落者,称之为“水冲脉”,这颇与中医所指大失血后的芤脉类似;因左心衰、冠心病而脉见强弱交替者,称之为“交替脉”,与中医脉诊所描述的“乍大乍小”意义类同。由此使我们感悟到,对具有中医查特色,自成理论体系的脉何能轻易言玄?只有进一步应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zhen/a11998.html

共找到413,18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