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促进皮肤病学发展_【中医宝典】

...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努力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则应通过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从宏观中医和微观西医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阐明生命活动的机理。中西医结合目前仍是一个发展中的学科,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的工作虽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39.html

中药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七大障碍”_【中医宝典】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完成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仍面临七大难题。 据这项名为《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实施情况调查报告》的归纳,中药现代化面临的难题主要表现为: 一、缺乏宏观调控的统筹规划,尚未形成高效协调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623.html

中医药大事记81-85年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讨论制订了《关于加强中医医院整顿和建设的意见》、《全国中医医院工作条例》试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办好中医医院》等文件。这次会议特别强调了中医单位要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问题和增加中医事业经费问题,解决...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79.html

中医药治疗方案规范研究思路探析_【中医宝典】

...要体现中医药基本理论。二要充分遵循现代医学的临床设计方案,体现通用的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原则。因为合理的临床设计方案是说明一种药物或一种治疗方案有效性的前提,中医药治疗方案的规范研究同样应该遵循这些原则。三要充分利用现代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466.html

中医药大事记89-92年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实施《中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试行》的通知。 5月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下,《中华本草》编委会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本草基金委员会章程》。 6月 由西藏自治区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等共同协作编著的《四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81.html

专家指出:应加强中药新剂型基础研究_【中医宝典】

...剂型研究过程中,应加强其基础研究发展符合中药用药特点,符合临床治疗特点的剂型,而不是盲目求新。 平其能认为,现代剂型的特点应符合安全、有效、稳定、方便应用的基本要求,而中药新剂型又必须符合中药用药的特点,符合临床治疗的特点。合理地从药材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123.html

中医医疗_《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试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针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应用中医药方法和适宜技术开展连续性的诊断、治疗、护理,满足社区居民对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一、基本原则以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为主;以病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慢性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quzhongyiyaofuwugongzuozhinan/1069-1-5.html

中药现代化论坛: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顺应了时代的需要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西医发展到近几十年提出的一些理论,在中医早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如近年来提出重视心理、社会及气候对健康的影响,实质上就是中医所指的“七情”、“六淫”病因说;许多西医治不好的病,中医能够有效防治;2003年春的SARS防治,令WHO对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464.html

国家再投巨资支持中医基础理论研究_【中医宝典】

...国家“973”计划中医药基础研究专项2006年度项目申报日前结束,这是中医药第二次被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将在2005年投入5200万元的基础上,再次投入5000万元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给予支持。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有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22.html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思路探讨_【中医宝典】

...体系,从而科学、系统地评价中医临床疗效。我们认为在病的疗效判定上应当尽量与国际同步化,让病和证结合,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引入远期疗效的评价,提升中医药研究的科学性。 随机对照试验PCT是评价干预措施有效性的“金标准”。它强调临床试验必须遵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527.html

共找到308,2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