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要领之察独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诊脉要抓住独变脉象这一方法,首先见于《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这虽然是在论述遍身诊诊法,然而却早已渗透到独取寸口诊法之中了。如张景岳即...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1.html

刘氏脉诀-肝(胆)脉附:简谈诊脉方法_【中医宝典】

...我们来简述一下诊脉法。另外,也对上述7脉作一下详细讲解。 1、脉诊临床地位 脉诊又称切脉。属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内经曾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 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那么,把切脉列于第四位,并谓之巧,是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85.html

鉴别假中医方法_【中医宝典】

...工具,一到临床上没有人取用。假中医正不懂中医,于是“此地无银三白两,对门阿二不曾偷”手法。 5 “你不必开口 我一诊脉什么都知道”也是假 候脉是中医治疗工具,的确不可缺少。但它仅仅是中医四诊中的八分之一。中医切诊有局部触诊与候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78.html

中医这样望闻问切_【中医宝典】

...怀孕了!”刚经大夫诊脉乔慧高兴之余,半信半疑,又去做其他检查,结果证实了大夫诊断。她有点纳闷,中医摸脉怎么知道自己怀孕了呢? 李军祥说,切诊“切”是用手触摸病人身体意思,包括摸脉和按诊。中医经常采用是寸口脉法,即用手指在病人手腕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155.html

《四诊抉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十问”为主,并问人品起居,嗜欲苦乐,使人知受病之本源;切诊详述部位、方法,以及辨脉总论,并仿《濒湖脉学》体例,列述29脉形成、鉴别、主病等。博采众说,为中医诊断专着中内容比较完备者。末附《管窥附余》一卷,介绍原脉体用,重点分析浮、沉、迟...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03.htm

古代脉法成就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寸口法雏形。这是古代脉法一个创造性、开拓性,并且富有重要学术价值成就,由此出现了中医一个特色。 2、从为疾病位置诊察向疾病性质诊察转化诊脉方法开始是遍诊法,不脱经络检查“窠臼”,重点在于定病位,在发展中向“执简驭繁”...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4.html

孙思邈悬丝诊脉_【中医宝典】

...叫施今墨老先生。施老先生曾给清廷皇室内眷看过病。他介绍说,这悬丝诊脉可说是亦真亦假。所谓真者,确曾有其事;所谓假者,悬丝纯粹是一种形式。原来,大凡后妃们生病,总要由贴身太监介绍病情,太医也总是详细地询问诸如胃纳、舌苔、二便、症状、病程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086.html

中医问诊_【中医宝典】

...前面已经说过,中医辨证靠四诊合参,一个医生即使切脉经验非常丰富,也不可能单凭切诊就准确无误地辨识病证。诸如病人发病情况,经过何种治疗,效果和反应如何等材料,都只能通过问诊才能获得,故问诊甚为重要。 中医问诊要点有二:第一是,要根据辨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969.html

中医脉诊六大误区_【中医宝典】

...同一病机可出现多种病症,而同一种病在不同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病机。这也是异病同治、同病异治道理。当然若能准确把握病机,结合病人年龄、职业、形态、气色,结合经验是完全有可能较准确地说出病人有何病症,但绝不是简单根据诊脉。 误区四:中医核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93.html

共找到1,046,2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