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条文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太阳提纲这个内容我们主要讲太阳篇第1条,即:太阳之为,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一条历代都把它作为太阳篇提纲条文,而清代伤寒大家柯韵伯则将它作为条文来看待。在他《伤寒来苏集》中这样说道:仲景作论大法,六经各立一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45/99.htm

蛔虫病因病分析_中医辩证病因辩证_【中医宝典】

...损伤脾胃,积湿成热或素体脾胃虚弱,均可白蛔虫滋生创造有利条件。如《景岳全书,诸虫》所说:或由湿热,或由生冷,或由肥甘,或由滞腻,皆可生虫……然以数者之中,又惟生冷生虫为最。指出乱睁牛冷不洁之物为蛔虫病发生最常见病因。 1.虫踞肠腑 ...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284.html

厌食因病分析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受损,或先天禀赋脾胃薄弱,加之饮食调养护理不当而成。因此本病多由于饮食不节喂养不当而致,其他病因还有他失调脾胃受损、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暑湿熏蒸脾阳失展、情志不畅思念伤脾等,均可以形成本病。 厌食病变脏腑在脾胃,发病机制总在脾运胃纳...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76.html

解析《内经》十九条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十九条出自《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该篇首先提出审察,无失气宜谨守,各司其属论断,将古人长期与疾病斗争中观察所得复杂症状,归纳为提纲挈领十九条,作为指导临床辨证论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784.html

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二字,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该篇数次提到,并强调其重要性,如谨候气宜,无失审察,无失气宜谨守,各司其属;又从临床常见病证中,总结归纳为十九条,即后世所称十九条。对于二字原意,...

http://qihuangzhishu.com/44/112.htm

中医应随证更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幅度等。对此,笔者认为,中医更方原则应是随证治之效不更方是在保证治法与证候对应前提下注重处方用药连续性,和药随证转都是随证治之原则规定下治疗措施,二者没有截然划分界线,也没有一成不变对应指征。 效不更...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687.html

七损八益_因病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解说不一,如:七为阳数,八为阴数。损即消,益即长;阳不宜消,阴不宜长,反之则。故能知七损八益,察其消长之,则阳气旺盛不受阴邪侵袭,阴阳可以调和(《内经知要》)。阳常有余,故须损;阴常不足,故须益。明白这个道理,就要避免亏损阴精,才可阴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755.html

辨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都非常熟悉消渴病,阴虚燥热是其公认基本和证候特点。虽然有上消、中消、下消之分,但基本治疗法则就是滋阴、清热、润燥。现在,不少人把糖尿病和消渴等同起来,而无论是临床表现特征还是特点,糖尿病都不等同于消渴。例如有一部分2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361.html

肝风内动_因病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肝风内动属于病理变化表现,为区别于外感风邪,故称肝风内动。 【肝风内动】 病变过程中出现动摇、眩晕、抽搐等症状,称为肝风,它属于病理变化表现,为区别于外感风邪,故称肝风内动,实际与风气内动同义。其和肝主血、主筋、开窍于目、...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653.html

开拓思路充实内容完善中医眼底病辨证方法_【中医宝典】

...临床上亦做了一些探索,本文为他们在眼底病辨证方法研究中的部分内容。介绍了他们在眼底病辨证中,病证结合、确定主症,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具体眼病各个阶段出现症状,确定眼病不同阶段的证候内容、证候演变规律,以冀开拓思路,充实辨证内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534.html

共找到1,080,98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