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_《医学指归》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经络脉息,而不审证之寒热虚实,辨药之君臣佐使,亦断不能岂易言哉!双湖先生隶高邮,居兴化,笃行君子也。少攻举业,诵辄不忘。事亲孝,逮养大母。大母病,随侍汤药,苦无善治者,遂专心习医,精研脉理。自《灵枢》、《素问》以及景岳诸家审证、立方、...

http://qihuangzhishu.com/843/2.htm

自序_《辨证录》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丁卯秋,余客燕市,黄菊初放,怀人自远,忽闻剥啄声,启扉迓之,见二老者,衣冠伟甚,余奇之,载拜问曰∶先生何方来,得毋有奇闻诲铎乎?二老者曰∶闻君好,特来辨难耳。余谢不敏。二老者曰∶君擅著作才,何不着书自雄,顾 时艺,窃耻之。余壮其言。乃尚...

http://qihuangzhishu.com/591/5.htm

《友渔斋话》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须用重药 痢无止法 为须明阴阳之理 脏腑难知 用药不论多少 再之弊 童子好睡说 长病高年病 治病虽愈善后不可缺 病愈肉食辨 煮药有法 服药有六弊 热症饮水得汗而愈 难于末治 跋叶氏医案 古今药味不同 以药得名为善得子 不治老...

http://qihuangzhishu.com/715/index.htm

废除_【中医宝典】

...识字,还真有这样的私塾开班授课。拿服装做文章的更多,上周就有不少专家学者签名提议:将“汉服”作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参赛服饰。 任何文明的毁灭传承,其实都是现实选择的结果。诸如“消灭”还是“复兴汉服”这样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话题,之所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639.html

序二_《医学指归》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也,年十有七,即交。见所阅医书,通目即稔。宜尝劝读儒书,先生曰∶“儒书明理尽性以尽人之性,医书亦然。曩者先祖妣及先妣病,延医延医,久药不瘳。窃叹己不知,致使大人弥留床蓐。又尝见有父母者,往往因小疾而误于方剂,卒至殒身失养,恨不知酌良剂以...

http://qihuangzhishu.com/843/3.htm

”的名实_【中医宝典】

...“”的概念,似乎十分清楚。是中医药学——或者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简称,也是祖国医学的同义词。但细究起来,其名实颇不相符。 笔者认为,现在所谓“”,实际上仅指“汉医”而言。因为其中除了汉文化系统的医药学知识之外,并没有包括中国其他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725.html

书《先哲话》后_《先哲话》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以为憾焉。栗园先生尝仿其目,辑皇朝名哲之说,名曰《先哲话》。盖医有案有话,之有案,犹吏之有案,断章取义,有格定之式,而话则优游厌饫,入人心者深。是则不可不诗文之话并存而传也,因校以授梓。门人 信浓 松山挺谨识...

http://qihuangzhishu.com/945/21.htm

序_《疫疹一得》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辨证立方者,实茫无一得故也。桐城余师愚先生予同客都下,订忘年之交。历二十余年,今年且将七十矣,得摄生之术,貌古而神腴,少年奋志读书,有不可一世之概,而屡踬名场,乃喟然曰∶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古人其诏我哉!遂弃举子业,专务岐黄,然犹未...

http://qihuangzhishu.com/325/3.htm

辨正徐洄溪先生医者误人无罪_《一得集》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夸张伎俩.不知之为道.利在治症.有是症即有是药.安可弃症不论.而故反其药以治之.倒行逆施.其症不增剧者几何.顾病家每每堕其术.以为立论既寻常不同.其必九折肱可知矣.此真庸而大谬者也.甚且易病为难治.难病为易治.试思以难为易.势必以平易之...

http://qihuangzhishu.com/829/7.htm

关于《中国历代选讲》的材料处理问题_【中医宝典】

...关键词:中国历代选讲 名医 笔者和导师陈大舜教授合作编著的《中国历代选讲》,已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了(1997年)。在本书的编著过程,当时碰到的困难之一是,怎样选择典型?怎样妥善处理所选该医家整体著作的关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24.html

共找到431,87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