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上焦病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上焦病证是指温热之邪侵袭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所表现的证候。 【概念】上焦病证是指温热之邪侵袭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所表现的证候。 由于肺主气属卫,故在上焦病证中,温热之邪初犯人体,既可能肺卫同时受邪,也可能只限于肺脏受邪,邪热壅肺,表卫...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15.html

什么是奇经八脉病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奇经八脉为十二正经以外的八条经脉,即冲、任、督、带、阳维、阴维、阳跷、阴跷诸脉。奇经八脉具有联系十二经脉,调节人体阴阳气血的作用。 奇经八脉的病证,由其所循行的部位和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所决定。其中督脉总督一身之阳,任脉总任一身之阴,冲脉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11.html

什么是病证结合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中医在辨别病证时,寻求病因是主要内容之一。中医的“因”有狭义、广义之分。 在辨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是中医学固有的独特内容。《素问·热论》中说:“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首先确定是由寒邪引起的热病,然后辨别三阴三阳经中何者受病。后世的六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7.html

五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脏腑之气失调所产生的病证。《素问·宣明五气篇》:“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101.htm

增损乐令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增损乐令汤治诸虚不足,小腹急痛,胁肋 胀,脐下虚满,胸中烦悸,面色痿黄,唇干口燥,手足逆冷,体常自汗,腰背强急,骨肉酸疼,咳嗽喘乏,不能饮食,或因劳伤过度,或因病后不复。黄 人参 橘皮 当归 桂心 细辛 前胡 甘草(炙...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zengsunlelingtang.html

外感病证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主要证候及特征】外感病证的主要证候有邪在肺卫、湿邪困脾、肠道湿热、邪在少阳以及肺热证、胆热证、胃热证、腑实证、膀胱热证等。这些证候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季节性、发病急、病程短,均不外是由于外邪袭表、外邪人里和外邪留恋引起相应脏腑功能失常所致...

http://qihuangzhishu.com/76/54.htm

下焦热_《卫生宝鉴》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甘草(炙.七钱半)上六味为末,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苁蓉半两切作片子.酒一盏.浸一宿.次日煎三四沸.去渣.空心食前送下.【滋肾丸】治下焦阴虚.脚膝软而无力.阴汗阴痿.足热不能履地.不渴而小便闭.肉桂(二钱) 知母(二两.酒洗.焙干) ...

http://qihuangzhishu.com/632/52.htm

下焦寒_《卫生宝鉴》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一两.阳弱加续断一两.常服牢牙.永无瘴疟.妇人服之.姿容悦泽.暖子宫.去一切病.【天真丹】治下焦阳虚.沉香 穿心巴戟(酒浸) 茴香(炒) 萆 (酒浸.炒)胡芦巴(炒香) 破故纸(炒香) 杜仲(麸炒.去丝) 琥珀黑牵牛(盐炒.去盐.各一两) ...

http://qihuangzhishu.com/632/60.htm

带脉病证_【中医宝典】

...本证是带脉及相关脏腑或奇恒之腑等的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白带绵绵,子宫下垂,滑胎,腹部胀满,绕脐腰脊痛,腰软无力,舌淡,苔白,脉弱。 病机分析:带脉围腰一周,能约束全身直行之各条经脉,调节脉气,固护胎儿,主司妇女带下。带脉虚损,失于约束坝...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37.html

下焦证_《博济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烧石子茴香散治下焦虚冷,脐腹撮疼,心胸痞胀,和元气,进饮食。舶上茴香 川附子(炮,去皮脐) 官桂(去皮) 木香 紫白戟(去心) 胡椒 陈皮(去白) 川椒上一十味,同为细末,每服用 猪石子一对,洗去筋膜,切作薄片,以末二钱,入葱丝少许,盐半...

http://zhongyibaodian.com/bojifang/937-8-3.html

共找到20,57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