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红花等活血祛瘀药的应用,以提高临床疗效。 病案举例 案1 胃脘痛(糜烂性胃炎) 朱某,女,43岁,2005年10月27日初诊。自述胃脘疼痛反复发作8年,近期胃脘疼痛发作,泛酸,呕吐清水,口淡,大便3~4日1次,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
...运用。现仅以内科为主体,谈谈个人临证体会。望 诊望诊包括神色形态等内容,但尤以色诊、舌诊为重点。初涉临床时往往会认为问诊为四诊的第一位,难以领悟望诊的精遂,久经实践则渐能感悟到“望而知之谓之神”的真谛,而“五色诊”的启示,尤胜于望神情、望形体...
...郑毓琳注重热凉补泻手法,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出临证针刺八法,施针时重用左手,左手与右手互相配合。 郑毓琳先生(1896年-1967年)是我国现代卓越的针灸家之一。他一生秉承家学,勇于创新,成功地将气功与中国传统针灸针法相融合,形成了...
...有幸拜师于赵绍琴教授,随师侍诊,聆听敦诲,已十余年。深感赵师学术经验之可贵。师恩深厚,无以为报。今在赵师指导下,精选其临证验案整理加按,公诸于世,以与同道共享。其闻纰漏在我,是学力未达也。如欲深求赵师之学术真谛,有其所发表论文近百篇,及著作数...
....以散结消肿.当归辛温和血止痛.酒煨大黄苦寒.引苦性上行至巅.驱热而下以为使.投剂之后.肿消痛减.大便利.再服减大黄.慎言语.节饮食.不旬日良愈.【既济解毒汤】治上热头目赤肿而痛.胸膈烦闷不得安卧.身半以下皆寒.足 尤甚.大便微秘.大黄(酒...
...气厥论》云:“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说明鼻渊可从胆经郁热论治,这是因为胆经经过鼻的缘故。大柴胡汤是胆经的主方之一,吾师治疗此证,常加谷精草、木贼、青葙子、辛夷花等味,疗效甚好。故笔者随证加谷精草、辛夷花,并合麻杏甘...
...。可见脉法在四诊之中并非虚设,临证之际辨伪析疑,当有重要参考价值。近代太仓名医王雨三先生善于运用脉法辨治疾病,如其于痰饮水气病必见沉弦脉始作饮邪治疗:左脉沉弦为水蓄膀胱,用五苓散;右脉沉弦为水在胃肠,用控涎丹。又如清阳下陷或阴火上僭之病,...
...1期36页标题:名老中医颜德馨运用升阳益气法的经验出处:黑龙江中医药 1986年1期1~2页标题:补益活血法运用举隅出处:黑龙江中医药 1986年5期4~6页标题:颜德馨治疗瘀血证验案选出处:四川中医 1987年10期3页标题:瘀血证的诊断...
...表证已解2日,但咳嗽缠绵未愈。咳则面红气急,额角青筋暴张,头颈出汗,痰鸣辘辘,甚则呛吐食物或涎,便干溲黄,}红,苔中根黄腻,脉滑数。证属痰热壅肺,肃降无权。治以肃肺通腑。 处方:生石膏30克(先煎),瓜蒌仁1 2克,杏仁泥6克,莱菔子3克,...
...表里俱急、内外壅实者,就应表里双解,汗下并用。又如上热下寒,或上寒下热证,单以温法或清法皆不适宜,又当温清二法合用。因此,临床时会出现消补并用、攻补兼施、汗补并用、和下兼施等多种治法,当随症施药。具体治法是对具体病证施行的具体治疗方法。 清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