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指初伏,中伏,末伏。 【三伏】 指初伏,中伏,末伏而言。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指末伏。即以初伏、二伏、三伏为序。...
...手足口病。但患者家属说上午刚去了儿童医院找专家看过,否认手足口病。治以清热泻火,滋阴养液,消食导滞,佐以解表。处方:麻黄9克,生石膏90克,杏仁9克,甘草9克,金银花30克,连翘10克,苏子15克,牛子10克,生地20克,玄参40克,麦冬30克,...
...儿科看夜诊,经主治医师王军诊断,笑笑得的是小儿。 入夏以来,每天来武警总医院儿科就诊的小患者有15%-20%得上了这种叫做手足口病的急性。主治医师王军提醒广大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夏季是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的高峰,幼儿园是此病流行的主要场所,要做好...
...可以驱邪。外出、疏通经络、调整人体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伏贴”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过敏性咳嗽等疾病,已在临床应用十多年。不少咳喘患者贴了“三伏贴”以后,冬天哮喘发作的次数减少了,发作的程度减轻了,疗效...
...□ 万柏松 河北省迁安市传染病医院 手足口病自2008年开始在我国大范围漫延,并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死亡病例。引起全国医者的高度重视,而此病在1981年才开始在上海被发现,中医古籍中没有针对性的记载,如何治疗手足口病?特别是中药能否发挥作用?...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柯萨奇A16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流行性皮肤粘膜病,是以侵犯手、足皮肤和口腔粘膜为主的疱疹性疾病。 本病好发于儿童,特别是4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以春秋季节较为多见。此外,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唾液飞沫中的病毒可...
...的水疱很快破溃而形成糜烂面。手足口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源为疱疹液、咽喉分泌物、粪便污染的手、玩具等,可以在1至2周内自愈。医生表示,手足口病应预防为主,最重要是注重个人卫生,保持空气流通;饭前便后应及时洗手。患者应留在家中,直至热退、...
...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可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柯萨奇病毒是最常见的一种。 流行环节及流行特征 ...
...立秋过后没几天,3岁多的小孙女有些发烧,舌头上、手背上、手指上、小腿上、脚面上起了好多小水疱,孩子疼痛难忍,无精打采,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无奈我们带她来到儿童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说,“小姑娘得的是手足口病”。 当时,我们大吃一惊,因为我们...
...专家指出,主要经粪口途径和接触传播,勤洗手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是预防该病的有效途径之一。 今年3月以来,安徽省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截至5月4日,安徽阜阳已有22例感染死亡,感染人数达数千例。卫生部日前将手足口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